开屏时光机|青年路变迁记,“商业一条街”的前世今生
开篇语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份报纸都是历史的注脚。1980年创刊于春城昆明的《春城晚报》,已经和云岭大地共同走过了45个春秋。走进云南省图书馆,翻开那些泛黄的老报纸,尘封在字里行间的过去,记录下的是云岭大地发展的日新月异,是城市变迁的沧海桑田,也是普通人生活的蒸蒸日上……
岁月流转,陪伴了几代读者成长的《春城晚报》,也从“纸上”发展到了“线上”,再到如今的“掌上”,在“春城晚报”和“开屏新闻”双品牌的驱动之下,成为了云南媒体类型最齐全的媒体之一。
历史的光辉照亮了现在,时代的脉搏引领着我们继续创造未来。让我们一起坐上“开屏时光机”回到过去,用那些定格在旧报纸上的瞬间和正在发生的当下一起,共同勾勒出时代的脉动与社会的变化,在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之间穿梭,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对话。
“昆明市青年路已发展成为全长三里,拥有大小摊位一千五百多个的‘商业一条街’。”翻开散发着油墨香的《春城晚报》旧报纸,这则刊登于1985年4月12日的新闻映入眼帘,不禁让人感叹青年路的悠久与繁华。
青年路位于昆明市中心,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主干道。而它“青年”之名的由来,还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昆明启动城市扩建工程,计划在旧城东侧修建一条新路,连接圆通山(今圆通山动物园)与盘龙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昆明共青团号召上千名青年学生、工人投身义务劳动。他们在课余、工余时间,填平废弃河道(原玉带河)、修整路基,挥洒汗水铺出这条新路。1958年,道路建成,为纪念这一代青年的奉献精神,这条路被命名为“青年路”。
青年路,从一条由热血青年双手铺成的泥土路,蜕变为今日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的都市动脉,其变迁史不仅是一条路的故事,更是几代昆明人奋斗与城市变迁的生动缩影。
策划 王云
统筹 孙琴霞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刘加洪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