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新警”刘昶渝:怀揣赤诚之心 用实干显担当
来源:环球网
在长江与丘陵环抱的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派出所民警刘昶渝用两年时间,从一名警校毕业生成长为深受群众信赖的“小刘警官”。无论是追捕电鱼贼,还是调解邻里纠纷,他始终将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用行动诠释了基层民警的责任与担当。
去年夏天,江边接连发生电动三轮车电瓶被盗案。现场无监控、无目击者,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刘昶渝和同事顶着烈日挨家走访,绘制出十几条可能路线,反复筛查监控,最终锁定一辆行踪异常的白色面包车。雨夜蹲守中,他和同事在嫌疑人撬电瓶箱时将其抓获。经审讯,该团伙流窜涪陵、石柱、忠县等地作案数十起。案件告破后,村民送来锦旗感叹:“警察同志,你们真把咱老百姓的东西当宝贝找!”
一次执勤中,刘昶渝依法扣留一名醉酒驾驶三轮车的村民车辆,却发现司机女儿因家庭困境躲在墙角哭泣。他主动联系学校,协调解决女孩住宿问题,并护送父女回家。女孩奶奶含泪道:“你们和电视里的‘警察’一样好!”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劝止张大妈转账被骗、深夜帮群众寻回装有残疾证的钱包……“群众红着眼眶说‘谢谢’时,那些委屈都值了。”刘昶渝说。
凌晨校门口指挥交通、深夜巡逻劝阻醉汉、江边蹲守非法捕鱼……刘昶渝的作息总与常人相反。去年冬夜,他冒寒帮一名男子在客车缝隙中找到丢失的钱包,内有其母亲的残疾证。“钱没了就没了,可这证关系着补助……”男子蹲地大哭的场景让他铭记至今。同事眼中,他是“愣头青”,为抓电鱼贼趴草丛5小时,腿冻僵仍坚持到底;群众心里,他是“系鞋带、修灯泡”的贴心人。
从警两年,刘昶渝柜子里收着群众送的锦旗,但更珍惜菜市场大妈塞的热包子、迷路孩子紧牵的手、深夜为他留的路灯。“愿做江边的一块石头——不起眼,但永远守在需要的地方。”他说。(文/涪陵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