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近千著名经济学家强硬签署反关税宣言批评美国关税政策
近900人联名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引众怒。
当地时间4月19日下午,一场经济学界的“抗议风暴”在美国掀起。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和弗农·史密斯在内的近900人,共同签署了一份极具分量的“反关税宣言”,将矛头直指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一时间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自2025年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以来,全球经济格局便被搅得动荡不安。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华加征关税更是一路飙升,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至145% 。这一政策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不仅严重冲击了中美经贸关系,也让全球股市大幅震荡。美股三大指数在政策宣布后全线暴跌,纳斯达克指数暴跌5.97%,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标普500指数暴跌4.84%,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超1600点,跌幅达3.98%,均为2020年6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全球股市也未能幸免,欧洲股市主要股指、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等纷纷大幅下跌。
在“反关税宣言”中,签署者们措辞严厉地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误入歧途”,具备“误导性”。他们尖锐地指出,特朗普政府征收关税的动机是对普通美国人面临的经济状况的错误理解。这些经济学家们忧心忡忡地警告,美国工人将首当其冲受到这些政策的负面影响,物价上涨和经济衰退的风险正步步逼近。宣言还特别强调,美国威胁和强加给其他国家的“对等”关税税率毫无经济现实依据,是使用错误和即兴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截至美东时间4月19日晚,签署这份宣言的人数已激增至956人,且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特朗普政府打着“让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旗号推行关税政策,可这一想法实在荒谬。制造业回流美国面临着重重难以跨越的障碍。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高昂,美国家居协会CEO威廉姆斯介绍,亚洲工厂工人的平均年薪为1.3万美元,而美国工人则为4.3万美元,如此巨大的薪酬差距,使得许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难以承受在美国设厂的成本。
并且,美国的供应链并不完整,重建供应链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英特尔估计,建造半导体制造工厂需要3到4年时间,而CNBC网站供应链频道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建立新的国内供应链成本至少是当前成本的两倍以上 。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也让企业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在美国进行长期投资。从实际数据来看,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虽然2010至2023年,美国制造业回流创造了一些就业岗位,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和增加值占比依旧持续下降,薪资增速落后于其他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工业用电量未出现增长,美国自给自足能力也没有明显提升 。
事实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早已引发诸多不满。美国的消费者们发现,随着关税的增加,日常生活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商品价格飙升。美国科技企业也苦不堪言,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抱怨,高关税让公司每季度多支出数亿美元 。全美各地爆发了超过1200场抗议活动,参与人数近60万,零售商、农场主和制造业企业组成“反关税联盟”,向白宫不断施压。就连传统支持共和党的农业州也开始倒戈,爱荷华州大豆协会主席直言失去中国市场是一场灾难。
在国际上,美国的这一政策也遭到众多国家的谴责与反制。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美国的关税政策是“经济霸凌”;东盟十国集体发声,谴责特朗普破坏多边贸易体系;日本和韩国等传统盟友也表达了强烈不满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明联合国立场,贸易战没有赢家;WTO总干事伊维拉也发表声明,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共同维护国际贸易体系的开放性。
如今,近千人签署的“反关税宣言”无疑给特朗普政府敲响了警钟。这份宣言不仅代表着经济学界专业的声音,更反映出美国关税政策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阻力。特朗普政府若不能及时调整贸易策略,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可能在这场关税风暴中陷入更深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