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愿意穿耐克不等于愿意造耐克!”共和党“金主”怒了

近日,美国共和党的 " 超级金主 " —城堡资本 ( Citadel ) 首席执行官肯 · 格里芬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混乱不堪"。

他不仅不认同关税能够支持实现所谓 " 制造业回流美国 ",甚至认为白宫和美国财政部正在 " 摧毁美国品牌 "。

一起来拆一拆:

" 英国《金融时报》做了一项调查,80% 的美国人认为,如果有更强的制造业,美国会变得更好。但请注意,在同一项调查中,只有 20% 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愿意从事制造业工作。这就像戴夫 · 查普尔(喜剧演员)说的,我愿意穿耐克而不是造耐克。这总结了美国当前所处的状态。"

白话拆解

用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做梦容易,实现难。

几十年来,美国企业通过制造业外包、品牌授权生产以及专利垄断等方式,一方面利用其他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资源提升产能,同时拿走了这些国家加工制成品出口额当中的 " 大头 "。

而今,当全球化推动各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美国产业竞争力下降、自身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又要重回保护主义的怀抱,希望强制各国企业赴美投资,幻想百万美国人进厂拧螺丝?骨感的现实是,有多少美国人愿意?肯 · 格里芬:

" 美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全球品牌,而我们现在正在侵蚀这个品牌。在金融市场上,美国国债就是一种品牌,但我们正在让这个品牌处于危险之中。美国总统、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应当深思熟虑的是,当你拥有一个品牌之后,需要以一种尊重和维护品牌的方式行事,因为一旦你玷污了这个品牌,或许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修复损失。"

白话拆解

国家信誉 " 累之需百年,毁之仅一朝 "。

美国将关税 " 武器化 " 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作为贸易伙伴的信誉,也削弱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美国财长宣称 " 美国优先 " 不是 " 美国孤立 ",但白宫左手用 " 关税大棒 " 推高全球商品贸易的价格成本,右手用 " 豁免条件 " 给全球生产资源配置设限。

" 达则自由主义,穷则保护主义 "。" 美国利益最大化 " 原则下的 " 连续损招 ",让国际经贸关系陷入零和博弈,不仅无助解决美国国内经济问题,更将累及美国本已岌岌可危的所谓 " 自由主义代言人 " 形象。

编辑 | 陈濛 汪一鸣

签审 | 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