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四川出台17项措施 围绕15条重点产业链打造100个技工专业

记者从省政府官网获悉,今天,四川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全面促进技工院校提质扩容,从夯实发展基础、增强服务能力、创新保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制定17条措施。意见提出,到2029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产业支撑有力的技工院校,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布局、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特色技工教育体系。

在布局结构上优化,支持尚未设立技师学院的市(州)创建技师学院,规划新建的技工院校应向产业人口聚集区和全省15条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集中。支持各地将校园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地,予以重点保障。力争全省技工院校数量稳定在120所左右。实施高水平技工院校培育行动,到2029年建成一批高水平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同时,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建立省级技工院校教改课题研究和教学成果库,鼓励技工院校开设竞赛班,申报创建竞赛集训中心,推动师资培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与竞赛标准相衔接。

围绕具有四川特色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产业,打造一批重点专业。加强新兴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前瞻性布局建设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领域相关专业。围绕社会民生急需的养老育幼、家政服务、健康照护等现代服务产业,引导技工院校开设康复保健、老年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数控加工、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焊接加工、汽车制造与装配、食品加工与检验等传统优势专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升级改造。依据全省15条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人才需求、用工需求和就业情况,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到2029年,打造100个支撑我省重点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积极支撑建圈强链行动。

在办学模式上,支持校企联合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对完成培训任务的企业原则上按每人每年不低于5000元给予补贴。引导技工院校普遍设立企业培训工作站,组建行业性、区域性技工教育联盟,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更好服务全省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

支持技工院校联合龙头企业围绕“天府新农人”“天府建筑工”“川菜大师傅”“天府技工”“天府数智工匠”五大省级技能公共品牌组建职业训练院,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能人才服务。鼓励技工院校参与申报国家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项目,积极服务企业设备更新和重点行业升级改造。依托技工院校、企业分类分档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技工院校师生参与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支持技工院校与人力资源机构、行业企业合作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支持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服务载体,将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纳入办学水平评估,促进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适配。

在创新保障机制上,将探索建立技工教育专项资金保障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工院校项目申报专项债券。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可依据有关规定按投资额的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支持公办技工院校根据在校生数量和教师配备标准,建立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霞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