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山西榆社:小保单成牛产业振兴新支点

来源:农民日报

“今年县里推出了‘肉牛收入保险’,政府补80%,我自己出20%,既保牛死亡,又保收入,我就毫不犹豫地参保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山西省扶贫龙头企业山西牧乐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晓斌站在公司现代化牛舍前,望着栏里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去年牛肉价格跌得厉害,他亏损了不少。

作为全县首批参保企业,张晓斌的1028头肉牛今年起有了“双重保障”,这让他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肉牛养殖产业是榆社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张晓斌的山西牧乐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则是该县肉牛养殖产业的标杆企业。

“过去最怕两件事,一是牛肉价格跌,二是牛生病,市场波动亏的是我的钱,疫病防控不力要的是肉牛的命。”张晓斌从事肉牛养殖行业10年,去年受全国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他公司出栏的肉牛每头亏损近1000元。

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提出要强化信贷保险政策支持产业稳定发展。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到要建立多层次农业风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4年11月,山西省出台了“牛八条”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其中,在肉牛保险方面出台了支持肉牛养殖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奖补政策,省级对开展肉牛养殖保险的县按照重点帮扶县奖补80%、整体推进县奖补60%、先行示范县奖补40%。

作为山西重点帮扶县,榆社县政府与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率先以“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运作模式,创新推出“肉牛收入保险”产品。即通过政府引导、财政补贴、保险兜底、企业参与、农户受益的协同机制,用保险兜底的方式为肉牛养殖产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政银企协同机制下,“牛保险”不仅保收入,还送服务。据介绍,太平洋产险榆社支公司为参保养殖户配备了“疫病防控包”,包括消毒药剂、体温计和养殖技术手册。

“现在都能靠大数据防灾了,这保险费花得值。”今年开春,榆社县遭遇罕见倒春寒,保险公司提前通过微信群发布风险提示,并指导养殖户加固牛舍、添置保暖设备,张晓斌初尝大数据预警的甜头。

“牛生病了,一个电话,专家半小时就到。”县里的驻村干部每周都会带着兽医来巡检,参保的企业农户在防疫上也享受到了特惠服务。

“保险不是终点,而是撬动产业振兴的支点。”榆社县委书记郭建雄说。

榆社“肉牛收入保险”的开创标志着山西农业保险正逐步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 事中减损 事后保障”全链条服务转型。同时,保险的介入有效保障了榆社县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了养殖户稳定收益。

如今,有了保险兜底,张晓斌的明年打算是再扩栏4000头,并与屠宰企业签订订单合同,提升企业带动农户共同富裕能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