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穷鬼食堂”萨莉亚,也扛不住价格战

被 " 平替 " 卷到了。

萨莉亚在中国的生意不好做了。

萨莉亚 2025 财年中报显示,亚洲区(不含日本)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销售额同比增长 12% 至 417.6 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下滑 4% 至 53.4 亿日元。

而在亚洲区的增收不增利,最突出的要数中国内地。据略大参考统计,2025 财年前两季度,北京、上海、广州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7.5%、15%、7.4%,营业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16.9%、19.8%、4.4%。在 2025 财年一季度报中,萨莉亚则提到,中国区门店数量虽增加约 10%,但同店销售收入下降约 10%。

图片来源:略大参考

萨莉亚的下滑,比增长更令友商感到焦虑。在普遍认知中,萨莉亚是消费降级风潮下的 " 突围样本 "。但如今,样本失灵了。尤其是,萨莉亚在疫情期间仍能逆势上涨,让这种回落更显突兀。

对于整个餐饮行业来说,就像 " 当厨子的谢霆锋都回去开演唱会了 ",萨莉亚财报中的拐点信号同样引人关注,是意味着餐饮的价格战打到头了,还是说餐饮行业连价格战都打不动了?

更直白而残酷的说法是,连萨莉亚都卷不动了,那么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理解萨莉亚,成为萨莉亚

" 理解萨莉亚,成为萨莉亚 " 似乎已成餐饮品牌的共同特征。

萨莉亚成立于 1967 年,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里,它经历过日本经济泡沫 " 失落的 30 年 "、2008 年金融危机、2020 年疫情 ……萨莉亚凭低价策略,展现出强劲生命力。

结合历年财报,2008-2019 财年,萨莉亚整体营收从 849 亿日元涨至 1565 亿日元,12 年内翻了近一倍。2020 财年受疫情影响,萨莉亚业绩首次下滑并亏损,但到 2021 财年便扭亏为盈。2024 财年营收更是同比大涨 122.5% 至 2245 亿日元、同比大涨 205.8% 至 1489 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2020-2023 财年萨莉亚在日本地区都是亏损的,累计亏损约 163 亿日元。这意味着,萨莉亚的逆势增长,主要靠亚洲地区拉动实现,尤其是中国市场——截至 2024 年 8 月,萨莉亚的亚洲门店中,有 93.8% 开在中国。

结合中国烹饪协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餐饮收入在 2020 年同比下降 16.6%、2022 年同比下降 6.3%。此时代背景下,2021 财年萨莉亚的亚洲销售额却同比增长 28%。

尽管西式快餐标准化程度高、适合外带外卖,2021 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已先一步复苏、规模同比增长 10.4%,但相较之下,萨莉亚的 " 回血速度 " 仍超过同类商家。

而且,萨莉亚的业绩增长,不主要靠涨价或构造文化衍生价值,就是纯粹靠低价。毕竟,2024 财年其客流量为 2.67 亿人,与营收同步创下历史纪录。

翻开萨莉亚的菜单,8 元的饮料畅饮、10 元左右的沙拉、20 元的披萨 ……2012-2024 年间,萨莉亚的人均消费基本维持在 30-50 元,截至 2024 年 9 月在中国内地的人均消费是 47 元。

与这十多年里的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租金的涨价幅度相比,萨莉亚可谓良心。曾有媒体称:" 萨莉亚已然变成消费者的‘都市绿洲’。" 绿洲的特点就是,即便消费者看不到它,也会去找它。

萨莉亚甚至在 2023 财年中写道:" 在中国,萨莉亚的价位比竞争对手更便宜,顾客数量将会增加。"

在 " 打价格战是条不归路,但不打又会死 " 的普遍困扰下,萨莉亚也让同行们看到了 " 绿洲 " ——降价是行得通的,只要坚持下去。

过去这一年,必胜客推出了低至 6 元的 wow 店业态、麦当劳推出了优惠力度更大的 9.9 元 " 鲜萃有堡 " 早餐套餐、海底捞推出了客单价 80 元左右的嗨捞火锅,就连王思聪都下场卖起 " 穷鬼 " 牛排 …… 社交平台上," 火锅界萨莉亚 "" 披萨界萨莉亚 " 等标签越来越多,人人都想靠 " 萨莉亚模式 " 自救,或者发财。

而如今萨莉亚的中国内地营业利润下滑,又给这条自救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 该省的都省了 "

萨莉亚在控制成本方面,已近乎做到极致。

创始人正垣泰彦在《服务的细节 088:顾客爱吃才畅销》书中提到,2009 年,萨莉亚的原料成本占营收的 35.5%。十年后的 2019 年,多轮通货膨胀后,其原料成本占比仍维持在 36%,低于行业平均的 40%。

这是基于自建供应链实现的。1988 年,萨莉亚便在日本建立了一座面积达 4200 亩的农场,以种植蔬菜、大米等原料。后续发展中,萨莉亚还落地了包含商品开发、种植、加工、交付等环节的 " 自产自销一条龙模式 ",甚至曾为省去 " 生菜去芯 " 的操作流程,研发出一种无需去芯且菜叶子多了近一倍的生菜种子。

供应链也已渗透进中国内地。2024 年 3 月,萨莉亚宣布增资超 2 亿元在广州建设新工厂,主要生产酱汁、意大利面、披萨等品类,预计在 2026 年 1 月开始投产运营。

萨莉亚厨师们的主要工作是 " 组装 "。据媒体报道,其后厨甚至没有菜刀。半成品与预制食材,极大提高了萨莉亚的出餐效率与翻台率。

另一个是租金成本。

餐里眼大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9 月,萨莉亚在中国内地的门店中,有 71.1% 位于一线城市、16.5% 位于新一线城市,但大多数都开在商场的犄角旮旯里,比如楼道尽头、不起眼的转角位等等,甚至有网友吐槽:" 明明知道它在这栋楼里,还是要开导航才能找到。"

这样的选址,让萨莉亚能接触到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同时,又将租金成本占比压低到 13%,低于行业平均的 20%。

高昂的人力成本,一直以来都让日本企业感到头疼。萨莉亚因此大量招聘兼职员工,以减少人力支出。据萨莉亚官网,截至 2023 年 8 月,其全球兼职员工数为 8320 人,占总员工数的 80%。中国内地市场的招聘策略与之相近,以广东地区为例,截至目前,小时工人数为 3000 人,占比为 62.5%。

" 萨莉亚该省的地方都省了 ",才是如今在中国内地业绩波动最令人意外的地方。

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是萨莉亚在 2023 年的涨价行为,让消费者感到 " 背刺 " 所致。

当年 7 月,萨莉亚宣布部分菜品涨价,比如,牛肝菌鸡肉芝士烤饭从 18 元涨至 20 元,金枪鱼沙拉从 11 元涨至 12 元,水果沙拉和鸡胸肉沙拉也上调了 1 元。但萨莉亚在中国培养多年的消费习惯,是否会因涨价 1-2 元就消失,仍值得探讨。据《新闻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约 60% 的受访者能够接受此次涨价。

2024 财年亦未显示出涨价风波的负面影响。报告期内,北京、上海、广州地区合计营收同比增加 26.55% 至 529.87 亿日元(人民币约 25.33 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加 32.58% 至 83.54 亿日元(人民币约 3.99 亿元)。

萨莉亚在中国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不是涨价,也不是水土不服。

感受不一样了

" 萨莉亚没以前好吃了。"小红书上,有 74 万 + 篇相关笔记。

" 没以前 " 是重点,如果萨莉亚一直都不好吃,都能在 " 这么便宜还要什么自行车 "" 萨莉亚就是吃预制菜的,对预制菜不能这么高要求 " 论调下被消费者接受。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萨莉亚的投诉共约 130 条,2024 年至今的投诉有约 55 条、占比约 42.3%。投诉内容主要是食品安全和服务态度问题。其中,有投诉者表示 " 吃出了老鼠屎 "" 牛奶过期 "" 吃完拉肚子 ",也有人指出 " 外卖的披萨没有馅料只有饼 "。这映射出,近一年多时间里,萨莉亚的品控能力有所下滑。

因此,比涨价 1-2 元更令人不舒服的,是萨莉亚的极致降本,降到品控上了。

萨莉亚在中国的核心吸引力,实际上是 " 将高端菜式平价化 "。

萨莉亚在 2003 年进入中国,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国内西餐厅以普遍的高定价培养出了 " 西餐就是贵 " 消费思维,萨莉亚由此成为那片独特的 " 绿洲 "。

萨莉亚的菜单里,有炙烤贻贝、蒜香蜗牛、意大利风干火腿、黑松露温泉蛋意面、戈贡左拉芝士(蓝纹奶酪)酱意面、海鲜烩饭等内含海外餐饮标签的食材。其运用文化差异带来的稀缺感受,让消费者拥有 " 低消费,高回报 " 的体验。

从另一角度看,萨莉亚的低价,是有文化相对值加成的。如今伴随品控及食品安全问题增加、国人对西餐祛魅,萨莉亚的吸引力正在被瓦解。

国内已有友商针对消费观变化作出调整。

数据显示,2024 年西式快餐品牌中,人均消费在 40 元以下的品牌占比从 2023 年的 92.2% 提升至 93.8%。甚至连王思聪都在去年开始卖 20 多块的牛排,如果他的店里用团购券,甚至可以 20 元拿下 " 牛排 + 意面 + 煎蛋 " 套餐。纵观餐饮市场,曾经高定价的品牌,如凑凑、和府捞面、怂火锅等也都在降价。

萨莉亚不再独特了。以前我们吃萨莉亚,会惊喜于超值的用餐体验,如今再吃,心里总有东西硌着:" 我真的捡到便宜了吗?"

时代红利造就了萨莉亚,低价浪潮也最终吞噬了它。

参考资料:

筷玩思维《同店销售下降约 10%,北上广的营业利润均下滑,萨莉亚也遇困了?》

略大参考《接下来,穷鬼餐厅要现原形了》

Hello 老板们《萨莉亚:与其生意兴隆的场面,不如销售平平的利润》

有数 DataVision《意面只卖 18 块,萨莉亚离倒闭还很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金角财经 ",作者:颖宝,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