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聚力“三大战役”“三大行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张永滨 郭文艺
城市的品质,源于工业经济、招商引资、民生事业等多种要素的交织。作为滨州市主城区,开年以来,滨城区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目标,聚力打赢“三大战役”、推进“三大行动”、实施“七大工程”,全区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亮眼,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为滨城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当排头蓄势赋能。
多措并举提升干部内生动力
招商引资激活“源头活水”。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滨城区创新实施重点产业链“1 1 N”招商机制,开展揭榜挂帅招商引资专项行动,瞄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家纺纺织等重点产业,赴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活动15次,推动电池新材料、高端数控机床等项目达成投资意向,九环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鲁港现代物流园等6个项目完成签约。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建立问题“直通”机制,定期开展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会,累计解决或推动企业关于项目选址、立项、用地审批、手续办理等诉求11项,全力破解项目招引落地瓶颈。“招大引强”更需“筑巢引凤”,滨城区成功获批滨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发展后劲持续夯实。
项目建设跑出“滨城速度”。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主引擎”。滨城区创新“四张清单”全周期管控机制,攻克手续卡顿、要素保障等问题20余项,推动56个省市区重点项目按期开复工。同步定制“工期横道图”,推行区级领导帮包机制,对39个省市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推动“进度上墙、责任到人”。组建46人专业服务团队,全程做好政策推送、代办服务、信息直报等工作。抢抓国家政策加码机遇,滚动谋划储备政策性资金项目114个,组织63个项目申报各类政策性资金。目前,17个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审核,发行资金6.5亿元。谋划储备政策性资金项目114个、总投资590.29亿元,17个专项债券项目获批,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
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0000吨高端生物功能糖项目(内景)
工业经济挺起“硬核脊梁”。回望工业经济发展历程,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的开放胸襟,塑造了滨城区强壮的经济骨骼。大力实施企业培育、扩规、提质、延链“四大行动”,纳入“专精特新”培育清单企业43家、数字化转型培育企业18家、“小升规”培育库企业14家。滨化集团建设氯碱绿色循环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为行业智能化绿色循环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中裕食品在全国首创“三产融合、绿色循环”发展模式,率先打造了我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全产业链;华纺股份自主设计生产的“爽丝绒”莱赛尔面料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列同品类产品第一名。加快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持续落实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18家企业纳入数字化转型项目培育计划,工业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11项产能、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1位,工业发展基底不断筑牢。
小麦精深加工产业园
民生事业书写“温暖答卷”。聚力“高质感”民生,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滨城区提升“绿居车路”环境,加快推进秦台河综合治理等24个城建项目,5554套安置房即将交付使用,“两高铁三干道”畅通城市脉络,五大乡村振兴片区持续扮靓,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消费市场活力迸发,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8657.31万元,“新春年货节”等活动点燃消费热情,“安心储”信用监管模式获评全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名单最佳案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开展“春风行动”等促就业活动14场,帮助企业协调稳岗扩岗专项贷款2900万元,建成全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63家社区微业服务站、43家社区微工厂托起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党建引领锻造“红色引擎”。滨城区通过村级党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专题调研,靶向施策破解难题。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开展内生动力评估,针对性采取岗位交流、职级晋升、教育培训等激励举措,精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开展高端人才领航行动,建立“重点企业清单”“高层次人才需求清单”“省级以上人才管理服务清单”三张清单,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15项、省级重点人才工程7项,引进科技领军人才7人。以党建筑魂强政治基础、素质赋能强队伍基础、办好实事强群众基础、标本兼治强治理基础,滨城区不断夯实的基层基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向心力、注入新动能。
2025年滨城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
这是在渤海之滨、黄河之州正涌动着的发展成就,也是滨城区正探索的创新发展之路。而眼下,面对新形势对未来城市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滨城区能否踏准时代节拍,持续优化发展坐标系?答案伏脉在滨城区大大小小的企业中、政策供给的强化上、民生事项的解决里。
在打好“三大战役”上持续发力。在招商引资上,滨城区统筹用好规划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模式,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专引特,让更多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优质项目落地滨城。项目建设强化项目领导包保和“一对一”服务机制,紧盯产业类、政策类、基建类、人才类项目,抓推进、抓争抢、抓谋划、抓对接,推动优势指标持续巩固、中游指标不断提升、滞后指标有效突破。工业发展坚持“一城三园、三区联动”,推进九环磷酸铁、滨农科技10万吨制剂等33个工业项目投产达效,加速中海沥青、友泰科技等45个项目建设,延链做强安琪、金汇玉米和三元生物产业集群,以一流营商环境激活实体经济动能。推动应用新装置、新技术,加快开发阿拉伯木聚糖等新产品,全面提升“智改数转”水平,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库,夯实信息产业发展基础。政府的“想法”与市场的“办法”打通,凝聚起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合力。
在实施“三大行动”上持续发力。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滨企创世界”等十大行动,推动市场主体数量质齐升。主动站在三张地图旁找准发展定位,拉高工作标杆,提升境界标准,奋力“争第一、干唯一、创一流”,以数据来评判、以结果论英雄,强化一线考核、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形成“人人争先、事事一流,勇于对标、敢于创新”的生动局面。坚持防风险提能力,坚决守牢“一排底线”,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在改革创新突破上持续发力。滨城区以省级高新区成功创建为导向,聚力打造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人才引育和绿色低碳“五个新高地”,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为核、绿色智造为基”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降本增效”,强化地、水、电、气、热五大要素资源高效配置。以片区建设为抓手,聚焦工业“一城三园”、服务业“四园四圈”、乡村振兴“五大片区”,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系统化、国际化思维,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因地制宜建设和美乡村,打造更有实力、更有活力、更有魅力中心城区。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滨城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统筹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托幼等领域,全力推进12类168项民生实事办理,加快安置区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打造“心安城市”。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抓好扬尘污染治理、移动源污染管控、水环境质量提升等易反弹工作,持续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以绿色低碳发展擦亮生态底色。
聚势,谋远,奋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线,正沿着滨城区优势产业续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当先锋,同心同向建设好中心城区,这是滨城区作答未来的试卷。风劲潮涌,自当破浪前行,滨城区正在新时代的赛道上奋力冲刺,书写“品质滨城”更加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