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式两栖步战车变体,搭载12枚红箭-10导弹,反坦克火力异常凶猛
ZBD-05式两栖步兵战车,简称05式两栖步战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用来执行远程兵力和装备投送以及实施抢滩登陆和夺取离岛等作战时重要的两栖机动装甲平台。
现役的05式两栖步战车,就有两种不同的型号,相同点均采用6只压带轮的履带式驱动,前部有可伸缩使用的装甲挡浪板,可防止12.7毫米等大口径子弹的正面打击,也可阻挡迫击炮弹、地雷、手榴弹等爆炸的碎片对正面装甲的侵彻。
一种05式两栖步战车,装备一门105毫米低膛压火炮,是由63A式水陆两用坦克上105毫米低后坐力坦克炮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可发射穿甲弹、破甲弹、杀伤爆破弹和炮射导弹等多种弹药。
在发射新型脱壳穿甲弹时,在2000米距离上可击穿500毫米厚度的均质钢装甲和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战时能有效地压制和摧毁4000米以内暴露和隐蔽的敌岸防残存火力点和有生力量。
当发射105毫米炮射导弹时,有效打击距离为5000米。官媒未披露我军现役105毫米炮射导弹的穿甲深度,外界揣测能对付当代主战坦克,它的破甲深度在700-1200毫米均质钢装甲。
另一种05式两栖步战车,装备一门30毫米链式机关炮。炮口初速达到1180米/秒,具有较强的动能和直射能力,减少风速、重力等外界因素对炮弹飞行轨迹的影响,从而保证炮弹保持较高的速度和稳定性,在有效射程内可以更准确地命中目标。
30毫米链式机关炮,射速可达380发/分钟。战时能使05式两栖步战车在短时间内向目标区域倾泻大量的弹药,形成密集的火力压制。
能有效打击敌方轻型装甲目标以及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对步兵威胁极大的火力点,遏制无人机、武装直升机等低空飞行目标对己方步兵的杀伤,为己方作战单位的进攻或防御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
车上还搭载了两具“红箭”-73系列反坦克导弹的发射器,备弹4-8枚。导弹采用导线传输指令、手控制导、电视CCD制导等多种模式。
“红箭”-73系列反坦克导弹,能攻击3000米内的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卡车等移动的目标,也能摧毁坚固的野战工事以及在前沿部署对步兵威胁极大的轻重机枪、榴弹发射器、迫击炮等发射阵地。
近期,社交媒体X(原推特)上披露的图片,表明05式两栖步战车出现了最新的变体。是驮载在重型卡车上运输时,在公路上疑似被人拍摄到。
防务博客网站4月28日,发表的“中国测试新型两栖导弹发射器“文章,为了印证在进行测试,特地配了署名“鼎盛大彪”的图片,装备了“红箭”-10发射装置的车号“002”05式两栖步战车的确在海上航行。
现有的迹象印证了,这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继装备了105毫米火炮、30毫米链式机关炮后,已有了第三种即装备了“红箭”-10反坦克导弹的05式两栖步战车。
第三种05式两栖步战车,拆除了车体顶部的炮塔,装备了两座6联装总共12单元“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至于车体内部是否有“红箭”-10的备弹以及数量,还有待日后被媒体逐渐披露出来。
新05式两栖步战车,装备有12单元“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将两栖机动性与强大的火力结合在一起,让其成为一种火力相当强大的反装甲两栖突击车。
“红箭”-10反坦克导弹,不仅能强攻坦克的正面、侧面和后部装甲,而且还具备攻顶的能力,即从坦克的顶部实施攻击,它似一柄大的“开罐器”,现役主战坦克经受不起其致命的攻击,毕竟坦克顶部的装甲防护是最薄弱的地方。
意味着它的反装甲性能比中国陆军现役专职执行反坦克任务的设置了2座4联装总共8单元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还要厉害。
“红箭”-10反坦克导弹,它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具备强大的战场数据链实时共享传输能力,可与无人机、步兵、武装直升机等其他作战单元协同作战,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合打击。
系统采用先进的光纤传输图像制导技术,隐蔽性与抗干扰能力强;导弹采用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静破甲垂直穿透厚度超过1000毫米,对全球现役主战坦克都构成了有效威胁。
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0公里,增程型甚至能达到25公里。这不仅超出现役多数主战坦克的火力打击范围,而且也超过了现役105/122毫米榴弹炮的最大射程,可在敌方作战装备射程外发起攻击,实现“先敌打击、先敌摧毁”的作战目的。
此外,“红箭”-10反坦克导弹,在必要时是能够用来打击低空飞行的各类直升机甚至无人机的。这让装备“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的新05式两栖步战车成为掩护中国海军陆战队执行进攻和防御的锐利机动作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