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运行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共计贷款余额1974亿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如意
4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山东省金融运行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实现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改善市场预期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目前已经运行一年多,目前山东最新进展如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副局长高旺东介绍,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一年多来,山东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金融监管总局工作要求,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持续以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为主线,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房地产一揽子增量政策,积极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当前进展和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保存量合规项目全部按期纳入“白名单”。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要求,对于符合有关条件和标准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可以纳入“白名单”中优先推送给银行获得支持,银行要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积极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为进一步巩固扩大“白名单”机制作用,按照国家部署安排,组织银行机构对合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分类分批开展备案,已于3月中旬提前将全部存量合规项目纳入“白名单”管理,配套优化金融服务,全省共计纳入项目820个、贷款余额1974亿元。
二是推动新增项目常态化纳入“白名单”。对于新增项目,一方面指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在正常授信审批放款后及时通过备案方式纳入“白名单”;另一方面继续严格“5 5 1”审核标准,持续做好项目审核推送和问题项目修复,确保合规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有力支持项目建成交付。给大家介绍一个例子,在辖区日照有个住宅项目,虽已封顶,但因消防、绿化等配套设施缺乏建设资金而难以交付。在协调机制推动下,该项目成功纳入“白名单”,当地某国有大行及时开展对接支持,第一时间为项目注入6000万元信贷资金,项目提前半年建成交付,解决了购房者对于房屋“烂尾”的忧虑。目前,全省共有“白名单”项目1826个,其中成功修复问题项目155个,总计发放融资3343亿元,问题项目修复数量、贷款授信及发放金额均居全国前列。
三是一揽子增量支持政策成效不断显现。切实抓好山东“楼市19条”等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银行机构从供需两端优化房地产金融服务,精准满足融资需求。全省房地产融资平稳增长,房企资金面逐步改善,2024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月均发放量达2023年的1.32倍,在政策精准支持下,房地产展期贷款、住房租赁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增长明显。今年来新投放个人住房贷款717.42亿元,降幅趋于收窄,改善型住房贷款需求有力恢复,大户型购房者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7亿元,增速已连续3个月回升。
四是房地产融资监管力度有力增强。指导银行机构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效区分项目风险和企业集团风险,开展实质性风险判断,独立评审、自主决策,满足各类房企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合理融资需求。协同加强资金监管,严格审查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重点保证项目建成交付和贷款按期偿还。严格执行资金封闭管理规定,指导银行机构开设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项目融资资金不被挪用,防止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烂尾风险。
下一步,山东金融监管局将继续按照国家关于房地产金融工作的整体部署,坚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具体工作指示要求,持之不懈抓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落实落细,积极助力平稳我省房地产市场,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