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原创 金砖外长会结束,11国最终没有达成共识,埃及拒绝印巴加入安理会

金砖外长会议结束,出人意料的是,11个成员国未能就联合公报达成共识,而埃及更是明确反对印度和巴西进入联合国安理会。那么,此次金砖国家内部意见不一致意味着什么?又是否会影响接下来的合作呢?

当地时间4月29日,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外长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落幕,这场被视为“扩员后首次大考”的会议,意外暴露出这个新兴国际集团内部的复杂博弈。尽管会议通过主席声明谴责贸易保护主义并支持联合国改革,但11个成员国未能就联合公报达成一致,尤其是围绕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议题的分歧引发关注。

先说成果,此次金砖外长会的核心成果,是一份由轮值主席国巴西发布的主席声明,声明明确反对“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单边保护主义措施”,包括“不加区分地提高对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虽未点名美国,但直指其实施的145%高额关税政策。

毋庸置疑,这份声明体现了金砖国家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上的共同立场,自2024年吸纳埃及、沙特、印尼等新成员后,金砖集团人口占全球近半,经济总量超全球四成,其反对贸易霸凌的集体发声更具分量。

至于分歧,则是出现在关于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改革的话题。要知道,金砖国家长期主张推动安理会结构改革,赋予更多发展中国家代表权,这点在本次会议中也被再次提及,尤其是巴西、印度和南非三国,长期呼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由是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当前的安理会结构无法有效代表全球现实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