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公司裁员了,第二天领导给我打十几个电话,想让我回去上班
手机在茶几上震得发颤,第十七个未接来电的提示像道刺眼的红痕。
我盯着天花板上晃动的吊灯,喉咙发紧得像吞了团棉花。
窗外的蝉鸣声嘶力竭,和手机震动声混在一起,把六月的午后搅得稀碎。
昨天下午三点,人事经理把我叫进小黑屋时,空调出风口的冷气正对着后颈吹。
"公司架构调整,你这个岗位......"她的声音像隔着层毛玻璃,我只看见她涂着豆沙色口红的嘴唇在动,直到那张解约协议推到面前,才猛地清醒过来。
六年了啊。入职那天的场景突然清晰得可怕。
2018年的春天,我抱着纸箱站在公司前台,白衬衫被汗水浸出深色的印子。
那时部门还没搬到CBD的写字楼,挤在老旧的商住两用楼里,打印机总是卡纸,茶水间的微波炉转起来嗡嗡作响。
为了拿下第一个项目,我连着三周睡在公司。凌晨三点的办公室,只有电脑屏幕泛着冷光,泡面的热气在玻璃窗上凝成水珠。
转正那天,领导拍着我的肩膀说:"年轻人有冲劲!"这句话,成了我往后无数个加班夜的动力。
可现在,解约协议上的日期刺得眼睛生疼。
昨天走出公司大楼时,阳光正好,我却像掉进冰窟窿。
地铁站的人潮推着我往前走,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行色匆匆,没人注意到一个被裁员工通红的眼眶。
手机还在固执地响。我抓起它狠狠摔进沙发缝里,震得靠垫上的绒毛都竖了起来。
打开电视,随便调到个频道,屏幕里的喜剧演员夸张地笑着,笑声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撞出回音。
我抓起薯片往嘴里塞,咸得发苦,眼泪却突然决堤。
熬到中午,随便扒了两口冷饭。米饭粒在嘴里嚼不出味道,像嚼着一团碎纸。
午睡时做了噩梦,梦见自己在巨大的文件堆里挣扎,领导的脸变成模糊的黑影,不停地说"你被裁了"。
惊醒时浑身冷汗,窗帘缝隙里漏进的阳光把地板切成明暗交错的条纹。
开始收拾东西时,夕阳已经西斜。纸箱里装着褪色的工牌、皱巴巴的项目方案、还有同事送的离职礼物,印着公司logo的马克杯。
手指抚过杯身上的烫金字,突然听见急促的敲门声。
透过猫眼,是部门王总。他衬衫下摆歪在外面,领带松得能塞进个拳头,额头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淌。
打开门的瞬间,他几乎是冲进来的:"你怎么不接电话!急死我了!"
我往后退了半步,抱着纸箱的手紧了紧:"王总,我都被裁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误会!天大的误会!"他掏出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未接来电,"昨天那份名单是行政部弄错了,把你的名字和隔壁组的搞混了!公司决定重新录用你,明天就能办手续!"
客厅里突然安静得可怕。空调外机的轰鸣声从窗外传进来,混着楼下孩童的笑闹。
我看着王总涨红的脸,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他带着我们通宵改方案,亲自下楼买热奶茶的样子。
可这又怎样呢?昨天解约时的难堪,被同事们看到收拾东西时的窘迫,那些滚烫的羞辱感还在血管里奔涌。
"现在知道错了?早干嘛去了?"我的声音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冷,"六年的青春,说不要就不要,说留下就留下?"
王总张了张嘴,又闭上了。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个信封,递过来时手有点抖:"这是公司的补偿方案,除了正常赔偿,还有额外的奖金......"
我没接。夕阳把王总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堆满文件的纸箱上。
六年前那个抱着纸箱的年轻人,和此刻站在这里的我,在光影里重叠又分离。
茶几上的手机又开始震动,屏幕亮起的瞬间,我看见家庭群里女儿发来的语音:"爸爸,今天幼儿园我得了小红花!"
喉咙突然发紧。房贷、女儿的学费、妻子最近总念叨想换个新冰箱......这些现实的重量,像潮水般漫过来。
王总还在不停地道歉,说会给我升职,保证以后不会再出这种事。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我望着这个在公司跟了六年的领导,他鬓角的白发不知何时又多了些。
他说的话是真心还是权宜之计?回去之后,同事们会怎么看我?这些问题在脑子里打转,搅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让我考虑考虑吧。"我终于开口。王总如释重负地点头,临走前又塞给我张纸条:"这是我的私人号码,有任何要求随时提。"
门关上的瞬间,房间里又只剩下我一个人。
打开女儿发来的视频,她举着小红花在镜头前蹦蹦跳跳,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快回家,妈妈做了红烧肉!"
眼泪突然不受控制地掉下来,滴在纸箱上的工牌上,晕开一片水痕。
这一夜注定无眠。我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月光透过纱帘洒进来,给所有物品都镀上层朦胧的银边。
过去六年的点点滴滴像走马灯般在眼前闪过:那些加班的夜晚、项目成功时的庆功宴、和同事们挤在茶水间吐槽的时光......当然,还有昨天解约时的绝望与愤怒。
凌晨三点,我坐在飘窗上,看着远处写字楼的灯光一盏盏熄灭。
城市在夜色中沉沉睡去,而我的心却像被放在天平上,左边是现实的重压,右边是尊严的分量。
王总说的升职和补偿,真的能弥补被裁那一刻的伤害吗?
可如果不回去,重新找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又该如何承担?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我终于做了决定。
拿起手机,给王总发了条消息:"我可以回去,但需要重新谈合同和待遇。"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落在茶几上的解约协议上,把那些黑色的文字照得发亮。
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生活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答案。
职场的冷暖,人性的复杂,在这24小时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我,也终于明白,在现实的泥沼里,有时候低头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