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储备谋划特色化国家会客厅 持续提升国际交往综合承载能力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近日,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审议印发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规划实施指引》,提出提升重点设施国际交往服务能力,持续优化“一核、两轴、多板块”空间格局,储备谋划特色化国家会客厅,还首次将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体系与空间布局落实至街区与乡镇,持续提升国际交往综合承载能力。
当前,北京聚焦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首都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国际交往功能,统筹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此次发布的实施指引提出,强化国际交往功能空间逐级保障,建立市—区—街乡—设施的传导体系。
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北京持续优化“一核、两轴、多板块”空间格局,进一步强化首都功能核心区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功能,突出首要窗口作用。提升国事活动场所及周边地区功能和品质,拓展丰富承载空间,推进重点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和形象提升。
强化“两轴”统领地位,更好发挥“中轴线申遗”、奥运遗产等重大事件、重要设施影响带动作用。长安街沿线重点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聚焦南中轴博物馆群等重点项目,打造展示国家形象和中华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