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从质疑到拥抱,大众或进军增程市场,硬刚理想?

2025 上海车展开幕在即,上汽大众宣布将全球首发其首款增程式 6 座概念车,并同步亮相一款 5 座增程式 SUV。据悉,这两款车型将分别瞄准理想 L8/L9 和 L6/L7 所在的高端家庭用车市场,并搭载国内领先的 Momenta 智能驾驶系统。这一动作标志着上汽大众正式进军增程式赛道,也预示着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策略正发生深刻变化。

从质疑到拥抱,大众的增程式战略转身

增程式电动车(EREV)曾因 " 技术过渡性 " 备受争议,甚至大众集团 CEO 奥利弗 · 布鲁姆(Oliver Blume)在 2020 年公开表示 " 增程式是最糟糕的解决方案 "。然而,中国市场的表现让这家传统巨头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技术路径—— 2024 年,国内增程式车型销量突破 120 万辆,其中理想汽车独占 49 万辆,成为 30 万 -50 万元级 SUV 市场的最大赢家。

此次上汽大众推出的 6 座增程式概念车,搭载 1.5T 高效增程器,热效率达 43%,纯电续航 3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直接对标理想 L8/L9 的核心卖点。而 5 座车型则瞄准 25 万 -35 万元区间,与理想 L6/L7、问界 M7 等热门车型展开正面竞争。

智能化本土化提速,Momenta 赋能智驾体验

在智能化方面,上汽大众选择与国内自动驾驶企业 Momenta 合作,为其增程式车型提供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Momenta 的技术已应用于奔驰、比亚迪等品牌,其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在复杂路况下表现优异。此外,上汽大众与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的 CEA 电子电气架构也将应用于后续纯电车型,形成 " 增程 + 纯电 " 双线并行的智能化布局。

这一策略凸显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转型思路:既要依托全球技术储备,又必须深度本土化,快速响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直面新势力,争夺家庭用户

理想汽车的成功证明,增程式车型在高端家庭市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上汽大众此次入局,显然希望复制这一模式,并凭借品牌积淀和渠道优势抢占份额。

- 6 座车型(对标 L8/L9):主打 " 大空间 + 长续航 + 可油可电 ",面向多孩家庭和商务用户。

- 5 座车型(对标 L6/L7):定位年轻家庭,强调智能化和性价比,与问界 M7、零跑 C10 等竞品短兵相接。

不过,挑战同样存在。理想已建立起 " 智能座舱 + 城市 NOA" 的用户认知,而上汽大众需快速证明其智能化体验不输新势力。此外,定价策略也至关重要——若沿用传统燃油车的溢价模式,可能会面临零跑 C16 等性价比车型的冲击。

合资品牌的反击:2026 年或成关键转折点

上汽大众将 2026 年定义为 " 产品大年 ",计划推出 2 款增程式、3 款插混和 2 款纯电车型。此次增程车型的推出,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调整,更是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一次 " 生存实验 " ——能否摆脱 " 技术依赖外方 " 的桎梏,真正实现本土化创新?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2026 年将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关键窗口期。若上汽大众能凭借增程式车型成功打开高端家庭市场,或将为其他合资品牌提供转型样本;反之,若市场反应平淡,则可能加速传统巨头的边缘化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大众安徽基地已启动增程器专用生产线建设,规模化生产后有望将成本降低 15%-20%。若这一目标达成,配合大众遍布全国的 2000 余家经销商网络,或将对理想汽车形成渠道与供应链的双重挤压。

结语:

随着上汽大众加入增程式赛道,2025 年后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势力、自主品牌、合资车企的三方博弈,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而对于上汽大众来说,此次战略调整能否奏效,答案或许在 2026 年量产车型上市后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