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腰突”了 打球、拖地都不行了吗?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30日讯关于“腰突”的三个误区,看看你占了几个?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洪涛,带您走出“腰突”误区。

(一)年轻人得病=不敢用腰?

“走啊,打球去!不敢啊,腰突了。”

“老公,快去拖拖地!不行,腰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年龄为21—45岁的青壮年,临床中也发现,许多年轻人得病后会很焦虑,一旦确诊,就感觉天塌了,腰也不敢弯了,对患者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已远大于身体上的影响。其实年轻人修复能力强,正确治疗后大多可恢复正常生活。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率能达到85%,所以说还是要客观科学地来看待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X光片显示腰椎间盘突出3毫米,硬膜囊受压。需要治疗吗?

其实,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是一回事,只有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疼痛、麻木才能称为“症”。据统计,60%左右的健康人可能存在无症状突出,这种情况根本无需治疗。

(三)得了“腰突症”一定要手术吗?

腰椎间盘突出犯了,腰疼得挺厉害,是不是要做手术了?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医生的经验是: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开放。大多数患者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可能只有 10�0%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当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麻木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等情况时,这时千万不要犹豫,手术治疗也是必须的。

最后,一段顺口溜送给大家:

影像报告突显影,未必就是病缠身。年轻莫慌修复强,八成保守能回春。阶梯治疗记心头,能缓不切是良谋,马尾警报别硬扛,微创解压有奔头!

闪电新闻记者 侯俊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