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近年来,大理市以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为目标,以培树“山水相逢·暖流苍洱”党建品牌为抓手,做好“归巢、垒巢、暖巢”三项工作,推动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而有学、流而有为。
“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在‘网约车司机之家’为我们支部配备的党员活动室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我们可以在这里组织党员学习和开展活动,支部党员的归属感越来越强了。”大理市网约车司机太和片区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员钱亚丽说。
大理市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网格化治理,常态化摸底排查流动党员,通过深入基层线下找和数据平台线上找等方式,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的流动党员“三找”行动。多元化引导流动党员报到,采取发布一批登记公告、设立一群登记点、组织一次专场服务、开展一轮上门登记等方式,一站式登记接收流动党员,并同步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
大理市依托街道、社区和行业协会等成立一批流动党员党组织,并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其中,由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牵头成立太和、下关、满江三个片区网格化流动党员党支部,实现网约车司机流动党员党组织全覆盖。线上依托“云岭先锋”App、“苍洱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向流动党员等群体推送“苍洱党旗红”主题党日12期。线下探索开展“苍洱流动夜校”,推动关迤社区等流入地与弥渡县清水村等流出地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开设“红宿课堂”助力民宿行业流动党员教育,做到党员“流动而不流学”。
基层党组织明确专人定期联系流动党员,及时了解流动党员日常工作、学习等情况。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成立志愿服务先锋队、开展承诺践诺及参与“我为发展献一策”活动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融入大理建设、参与基层治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大理市开展流动党员“话乡音、叙乡情、谋发展”主题交流活动30余场次,流动党员建言献策400余条。
云报全媒体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宝明泽 黄映泽
责任编辑:孙寅翔
(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