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云端”检测水质一览无余!智慧创新筑牢用水安全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石晟绮 通讯员 张昊哲

近年来,济南水务集团水质中心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在“慧行化清流,润物细无声”的核心理念引领下,用科技力量守护城市供水安全。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慧大脑”,同时借助集团公司新一代智慧化信息技术,利用先进的水质综合管理系统和高效的实验室检测,为市民用水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云端监测

全市水质实时掌控

走进济南水务集团水质中心,值班人员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各个监测点的水质数据。“五一假期期间,我们利用水质监测系统深度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有力保障了全市供水水质的全面达标。”济南水务集团水质中心水质管理科科长于喆介绍,济南水务集团构建了以水质优质化为核心目标的水质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如同一个“智慧大脑”,“网络神经”覆盖了从原水、出厂水到管网水的供水全过程。系统搭载严格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对97项生活饮用水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为水质监测提供了高标准的智能管控。

同时,济南水务集团通过在全市管网中布设75处在线监测点,实现了供水管网中关键水质指标的实时监测。这些监测点24小时全时在线,时刻守护着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济南水务集团水质中心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检测的人员、仪器设备、方法、材料、环境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这种科学严谨的检测方式,有效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智慧大脑”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技术赋能

解决长距离输水难题

长距离输水过程中,水质安全问题一直是供水行业的挑战。济南水务集团水质中心积极采用新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中,加压站中途补氯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喆介绍,在长距离输水过程中随着水流的输送,水中的余氯会逐渐消耗,这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影响水质安全。而加压站中途补氯就像给输水管道“补充能量”,有效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确保了管网水的水质稳定。这一技术的应用,让长距离输水不再成为水质安全的“绊脚石”,为城市远距离区域的居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数据分析

预测趋势精准保障

除了实时监测和技术应用,济南水务集团水质中心还实施了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以提升水质监测的精确度和效率。在此方面,大数据分析成为了水质监测的“得力助手”。

于喆表示,水质中心通过对海量水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对水质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水质医生”,能够提前发现、预防水质可能出现的“病症”,及时调整净水工艺。例如,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能够预测到某个区域用水量增加,同时可能引起水质波动,水质中心就可以提前调整水厂的净化工艺参数,确保水质的持续稳定。这种精准的保障方式让水质安全更有保障,也让市民用水更加放心。

“五一”假期,济南水务集团水质中心用智慧和创新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以新质生产力为内核的智慧水务模式,通过“云端”检测、技术赋能和智慧分析等一系列举措,筑牢了城市供水水质的安全防线,为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假期提供了坚实的用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