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留量”需练好内功
从 3 月中旬至 4 月底,宁夏积极开展 " 畅游宁夏 · 共赴春光 " 文旅消费提振专项活动,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发放 20 万张 " 畅游宁夏 " 门票,并推出 " 惠游折扣 " 消费购、" 宁夏旅游一卡通 " 限量购等优惠活动,向广大游客展现由 " 大漠孤烟 " 向 " 别样繁华 " 的蝶变。类似的做法并不鲜见,多地抓住春意渐浓、" 五一 " 小长假将至的关键时间段,通过优惠活动吸引眼球、拓展客源。
文旅拉动消费,目标群体多是本区域之外的增量,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各地文旅部门近年来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多种方式 " 圈粉 "" 引流 ",希望能接住 " 泼天富贵 "。也要看到," 圈粉 "" 引流 " 是举措而非目的,一个地方要有知名度、曝光率,更要注重美誉度、好评率。免门票不能免责任," 抢客源 " 更要 " 抢好评 "。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增加游客人次、旅游消费,关键是要通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实现有口皆碑,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特色亮点。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关键是要让单一产业、单个景点与区域整体密切结合,推动旅游由单纯观光向体验休闲转变,在全域发展中提升影响力,在文化浸润中实现整体跃升。实施景区强基焕新、文旅要素提升、文旅深度融合、特色品牌塑造、乡村旅游提质等举措,以及支持举办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展会展销等活动,能够让风景和体验从 " 养在深闺人未识 " 变为 " 破壁出圈 "。例如,近年来,宁夏固原市清明节组织中学师生徒步往返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国庆节举行 " 重走长征路 · 翻越六盘山 " 徒步活动,被誉为 " 行走的思政实践课 "。在铸魂、育人的同时,固原市全力做好品牌推介,展示精品线路和文创产品,将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打造成 5A 级景区,使得红色文化、绿色山水与现代旅游相得益彰。
另一方面,苦练内功补短板,维护好游客合法权益。加力提振文旅消费,关键是让游客感到不虚此行,离开后还想再来,并愿意 " 背书 " 点赞、乐于传播分享。有的地方强项虽强但短板短," 价格刺客 "、" 不合理低价游 " 及强迫购物等文旅市场乱象时有发生,让满怀期待的游客 " 心底凉 "。游客 " 用脚投票 ",来得快走得也快。要想让旅游这一 " 无烟工业 " 行稳致远,就要切实做好相关服务。近年来,多地越来越重视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纷纷表态 " 谁伤我们的口碑、砸我们的锅,我们就砸谁的饭碗 "。坚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重拳治理旅游乱象,从经营主体自律、部门强化监管、高效处理投诉等角度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聚焦 " 人人是形象、处处是风景、事事是环境 " 营造浓厚氛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开新)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