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市场“搬家记”
4月13日清晨6点,莒南县团林镇大朱家沙沟村的露天市场上已支起一排排遮阳棚。蔬菜摊主张九英麻利地码放着新鲜蔬菜:“以前在县道边摆摊,车来车往提心吊胆,现在搬到这儿,心里踏实多了。”她所在的“新市场”,正是团林镇通过疏堵结合、科学规划,将原大王家沙沟马路市场整体搬迁后的成果。
大王家沙沟集市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因地处两镇交界,毗邻县道,商贩聚集,逐渐形成辐射周边20余个村庄的农贸集散地。近几年,随着车流量激增,原本热闹的马路集市成了“安全隐患密集点”。每逢农历一、六赶集日,县道两侧200多个摊位挤占半幅路面,绵延近一公里。电动车、三轮车见缝插针停放,赶集群众在车流中穿行,不仅交通拥堵严重,更埋下安全隐患。
今年初,团林镇组织国土所、社区办、交通站等部门开展“马路市场百日攻坚”,提出“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整治思路,并多次召开论证会并现场调研,最终确定“整体搬迁”的整治方案。新市场选址大朱家沙沟村内闲置集体用地,既避开交通干线,又保持原市场辐射半径。
搬迁之初,部分摊贩顾虑重重:“新集市不靠主路,客流量会不会减少?”“老主顾找不到怎么办?”为此,镇村两级干部第一时间组成6个工作组,分片包干,连续3个赶集日,对摊贩和周边群众进行全面走访宣传,发放迁移告知书,并耐心讲解“马路市场”的弊端以及搬迁好处,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搬走是对的!现在这样太危险,到那天我第一个搬!”摊主朱正团高兴地说。
4月8日搬迁首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40多名党员干部凌晨5点到位,引导摊贩有序进入新市场,交通部门实时监控车流,不到1个小时,200多个摊位平稳完成“乾坤大挪移”。
走进新市场,摊位排列整齐,通道宽敞洁净,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护集队”,身穿红马甲穿梭其中,维持秩序。“环境好了,我们也愿意多停留,商贩也变多了。”村民王统杰笑着说。据悉,集市“搬家”后,吸引周边乡镇流动商贩纷纷迁入,目前已新增20余个摊位,品类逐渐丰富,从特色手工艺品到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商业生态得到进一步繁荣。
“市场搬迁不是终点,而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起点。下一步,团林镇将继续加大规范引导力度,强化“马路市场”整治,推动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让‘小市场’激活乡村振兴‘大引擎’。”团林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程仲才说。从县道旁到村中心,从“占道堵心”到“入市安心”,团林镇以一场“马路市场搬家记”,书写了基层治理的生动答卷,让乡村集市留住烟火气,增添文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