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考!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
昨日起,
我省正式进入汛期。
全省水利部门严阵以待,
迎接新一轮水旱灾害防御硬仗。
作为抵御水旱灾害的第一道防线,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也在汛前取得突破,
为提高提升区域水安全保障
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起来看——
姚江上游西排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4月10日上午,姚江上游西排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这一重大水利工程正式投入运行。该工程是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姚江流域防洪排涝治理的重要工程,是解决宁波、舟山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治理姚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关键性工程之一。
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南湖分洪闸施工现场
西险大塘依东苕溪右岸而建,始于余杭南湖分洪闸,终于德清大闸,全长44.6公里,是阻遏苕溪洪水进入杭州城区的唯一屏障。此次达标加固通过采取拼宽堤身、全线防渗、固基增稳等综合措施,解决原堤坝防洪标准低、存在渗漏、滑坡风险隐患等问题。工程建成后,全线堤防防洪标准将提高至200年一遇,直接保护杭嘉湖东部平原和杭州城区约1500万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安全能级。
百里“海上长城”正加速建设
在海宁市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尖山段)施工现场,一台重型吊车将23吨重的闸门稳稳放入闸室,该工程关键节点排涝东闸在汛前成功实现下闸,标志着水闸具备了相关挡水挡潮功能,可有效调控内河水位,为工程建设期间海塘主体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
海宁市百里钱塘盐仓排涝东闸成功下闸
海宁市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实施海塘总长度为21.5公里,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盐仓段一标、二标正加速推进,计划今年实现水利部分完工验收,海塘面将向社会开放;二期尖山段海塘迎水侧护岸工程已完成95%,将在今年汛期发挥初步防洪效益。工程计划于2028年全面竣工,届时,全线海塘防御标准将跃升至300年一遇,形成高标准防台御潮体系。同时,充分考虑“安全 ”,打造安全生态、功能多样、产业兴旺、生活宜居的海塘岸带体系,实现海塘岸带从“一条防御线”到“六个功能带”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