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深耕科研服务,这家企业靠技术走进“专精特新”

在上海这座科技与创新并重的城市中,专精特新企业被视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粒成生物,作为近年来在生物科技领域崭露头角的代表,2024年成功认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标志着其在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与产业影响力方面获得了权威认可。

那么,粒成生物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它的发展路径,又能为当前的科技企业提供哪些启示?

一、以技术立身:两地研发布局形成专业深度

自2019年创立以来,粒成生物持续聚焦基因编辑、分子检测和多组学分析等核心技术领域,围绕科研应用场景不断打磨自身能力。目前,公司在南通和洛阳设有两个重点研发实验室:

南通实验室侧重于分子检测与细胞分析,具备较强的实验设计与方法开发能力

洛阳实验室聚焦基因编辑与细胞成像,搭建了包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屏障新风系统、荧光显微技术在内的高标准研发平台

通过这种跨区域研发布局,粒成生物在科研工具开发、实验模型设计、技术方法迭代等多个维度构建了自身的技术护城河,夯实其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壁垒。

三、政策趋势洞察: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助力

企业在获评之前,便已在基因编辑、分子工具开发等方向形成了稳固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布局,也积极对接产业生态资源。依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粒成生物通过与科研平台、资源型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强化其在产业链中的技术连接力。

四、专注细分赛道: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实现突破

与传统意义上的“高成长科技公司”不同,粒成生物没有急于扩大业务边界,而是持续聚焦科研环节的技术服务与工具开发,以细分领域的“精工制造”思路进行深耕。

比如在多组学数据分析、分子标志物挖掘等技术方向上,粒成生物通过不断优化算法模型与实验流程,为科研用户提供更稳定、高效的研究支撑。其角色更像是科研体系中的“底层工具开发者”与“数据支撑者”,以高度专业化的服务模型赋能整个科研生态,也展现了在专业深度与创新韧性上的潜力。

面对生物科技行业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像粒成生物这样具备“技术原点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成为整个行业生态中不可忽视的技术基石。

(来源:财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