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个地方,不会唱歌就娶不到老婆?
△德夯苗寨德夯有喜婚俗表演现场,新郎接新娘时要为新娘撑红伞。
有一种自由恋爱叫“赶边边场”
在德夯,许多爱情故事都是从赶边边场开始的。
苗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婚前崇尚自由恋爱,通常在边边场上定下终身。
△苗家婚礼除了对苗歌,还必须有酒助兴。 △
苗歌是爱情“通关密码”
“只要木叶吹得好,只动木叶不动媒。”苗歌是苗族爱情的“通关密码”。
在德夯,苗歌仿佛能诉说世间万物。苗家人以歌会友,以歌定终身。这种以歌为媒的独特习俗,源于湘西特殊的地理环境。旧时湘西群山环绕,人迹罕至,交通不便,对歌成为当地人排遣寂寥的方式,也是传递情感与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些苗歌中,蕴含着生活的琐碎点滴、繁忙的生产劳作以及浪漫的谈情说爱。
苗歌贯穿爱情的始终,通常经历试探、挑逗、赞美、初恋、迷恋、盟誓等六个阶段。在赶边边场时,苗家阿哥阿妹会通过对歌来相互了解,试探彼此。阿妹的歌词中常会询问阿哥的姓名、住址,聪慧的阿妹甚至会打听更多家庭细节。如果阿哥的回答令阿妹满意,对歌便会继续。这种方式巧妙地避免了直面交流的尴尬。
△在德夯苗寨,嫁女儿时要为女儿准备丰厚嫁妆。
苗族没有文字,所有文化的传承符号、印记和图腾都通过服装与银饰来表达。苗家嫁衣和银饰,实则是“穿在身上的史诗”。
苗家人钟爱银饰,并将一切美好的寓意倾注其中。在《德夯幻境》中,新郎石头与新娘阿娅交换的信物是银耳环,而阿娅和石头的父亲在出征前与爱人交换的信物同样也是银耳环。由此可见,银是一种诺言和护佑的象征。
苗族银饰中独特的响铃,常见于项圈、挂牌等饰品。新娘阿娅穿着嫁衣时,响铃随步伐响起,象征苗族的浪漫和迁徙历史,寓意着人们在响铃声中“人们走过山水,前呼后应,永不失散”。
在《德夯幻境》中,阿娅出嫁时所穿的嫁衣由母亲亲手缝制。嫁衣上绣有祥云、花鸟、蝴蝶等图案……蝴蝶被视为苗族人的保护神,这些图案的寓意皆为趋吉避凶,寄托着对后代多子多福的祈愿。
△在湘西德夯苗寨,新郎迎亲时需要喝女方准备的拦门酒,对歌后才可接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