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道凌晨塌陷致车毁人亡,家属要个说法不该这么难
文丨布丁
路面塌陷致车毁人亡,无人与家属对接善后?
据大风新闻报道,4月16日凌晨,山西长治境内某国道突发塌方,多辆车路过遇险发生事故,其中一辆货车坠落又被弹起,55岁的司机被甩出驾驶室后身亡。家属表示,事发已过去4天,但目前没有哪个部门出面与他们对接善后。
当地交警部门对此回应称,事故正在调查处理中,具体原因还要等通报,已发布道路维修绕行通知。4月20日潞城公路管理段发布通报,提到“善后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不知这里面的“善后”,包不包括与家属的对接。此外,人们也想知道,事故有无避免可能?责任谁来承担?类似事故善后处理,有无应急机制?
这次路面突发塌陷,造成4车追尾2人死亡,教训非常惨痛。从现场图片看,塌陷路面直径约3米,不算特别深,但足以“吞噬”路过车辆。尤其是塌陷发生在晚上,视线受影响,路过车辆很难及时发觉并绕行躲避。
对于塌陷原因,公路部门的通报指出,经专家初步调查分析,可能由于地表水入渗和地下水渗流、潜蚀造成湿陷,路基形成空洞所致。简单理解,公路硬化层下方的泥土被水长期侵蚀,都流失了。
问题来了,路基空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此前为何没有察觉?
从技术角度,精准检测道路地下隐患,并非难事。新闻报道,运用探地雷达+高密度面波等检测手段,可以精准定位地下病害体,提前发现埋于道路下方的不良地质体,在引起道路塌陷前发现并及时处理。
按我国《公路养护技术标准》,公路的路基、路面、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定期检查频率不低于1次/年。此外,公路部门也需要对公路进行日常巡查养护。
官方通报中曾提到,塌陷路段始建于1987年,属于二级公路,最近一次维修是在2020年,对路面面层进行了加铺。这就要问,当时有没有发现地下路基空洞?该路段上次检测是什么时候?有没有对地下空间进行探测,查找安全隐患?
按常理讲,有关部门对公路的检查和养护,肯定是越频繁越仔细越好。此前有数据显示,3年内没检修的道路有10%的概率因道路问题发生事故,而每年检修一次的公路,这一概率下降到只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