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田维丽:10年淬炼成就“双料冠军”

10年淬炼成就“双料冠军”

通讯员 张禹 匡维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匡奇燃

在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燃料化验员职业技能竞赛颁奖台上,来自贵州山区的田维丽再次捧起个人一等奖的奖杯。这位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90后”化验班长,以两年内接连斩获全国能源行业、电力行业竞赛最高奖项的卓越成绩,成为行业罕见的“双金”得主。

2022年,普安发电启动无人值守智能化验系统建设。面对这个面向未来的关键领域,田维丽展现出技术领军者的担当:“这是我们化验员的饭碗工程,必须做到零隐患。”她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对人工化验流程进行数字化解构。连续3个月驻守现场,累计提出20余项优化建议。

在系统调试阶段,发热量测定燃尽检查功能遭遇技术瓶颈。厂家以“机器误判率高达30%”为由建议放弃该功能,田维丽却坚持创新突破:“人工目测存在主观偏差,必须攻克这个技术壁垒!”她组织技术骨干召开12次专题会,建立“图像识别 数据建模”双重验证机制,最终将误判率降至3%以下,成功打通无人化验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正式投运的智能煤质分析系统,开创性地引入工业机器人集群作业。8小时完成30个单样检测的硬核表现,不仅替代2名检测人员常规工作,年节约成本20万元,更实现检测全程数据可追溯。该系统斩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火电燃料技术创新金奖,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案例。

在推动技术革新的同时,田维丽主导建设行业首个CNAS认证智能化验室。她创新构建三维质量管控体系,修订23项操作规程,建立“双盲检测 AI复核”机制,开发煤样光谱数据库。实验室连续3年保持检测数据零差错,2024年获评“电力行业化验室建设典型案例”。

面对厂矿争议难题,她首创“区块链存证系统”,将采样、制样、化验全过程数据实时上链,争议率同比下降85%。这套创新方案已在全国12家电厂推广应用,每年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时间回溯到201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田维丽放弃大城市机遇,毅然回到黔西南。从环境工程跨界燃料化验,她白天泡在实验室记录300多项操作细节,晚上研读上百个行业标准,硬是给自己炼成了一身好本领。

10年淬炼,这位山村姑娘完成惊人蜕变:带领团队首战中国电力燃料竞赛即获团体季军,3年间培养出8名技术骨干。

站在新起点,田维丽的目光投向更远未来:“我们将深化AI技术在燃料检测中的应用,计划3年内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这位从大山走出的姑娘,正以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传统能源检测转型升级。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