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发明专利超15万件,《二〇二四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4月17日上午召开南京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金陵海关、南京仲裁委联合发布。现场发布了《二〇二四年南京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2024年南京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5851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7.01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1.21件,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持续提升。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南京市知识产权局专职副局长何华英介绍,2024年南京出台了《雨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南京市深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她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84件,罚没款350.17万余元;行政裁决案件立案58件,结案67件;办理电子商务平台专利侵权纠纷快速处理案件913件;接收调解案件348件,调解成功率达84.17%,平均调解周期20.6天。

2024年,南京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公正高效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487件,审结4902件,其中有涉存储领域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涉樟脑丸原料药垄断纠纷、涉金粳818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案等典型案例。

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从善引导市场主体良性竞争。审理的“乌苏”啤酒与“鸟苏”啤酒仿冒侵权案,对不同地域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保护,对知名企业和品牌全面保护、严格保护成为严格平等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范例。

“道地香菇原料药技术秘密案”确定侵权人在合同解除后因未履行保密义务,侵害涉案技术秘密而向权利人赔偿2000万元,该案入选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

南京市检察院探索建立“保护知识产权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模式,全力服务保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2024年起诉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86件275人,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精准指控犯罪,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

保护企业核心技术,办好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芯片制造、新能源等科技创新密集型重点领域,2024年共办结4件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办理了全市首例侵犯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案,一体推进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5万元。

南京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市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茹洋介绍,2024年,南京仲裁受理知识产权类案件168件、标的额7.9亿元。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纠纷首批仲裁调解试点机构,与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成立全省首家江苏(南京)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专业的仲裁调解平台。“十四五”期间该平台共接受咨询854件,调解1992件,金额达5838.98万元,发挥仲裁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