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这3项遗产入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随州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整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于彩漆钟架之上,总重量超过5吨,是名副其实的“礼乐重器”。巧夺天工的铸造技艺、丰富生动的雕刻纹饰,都令人叹为观止。更为难得的是,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岁月,它的音乐性能依然良好。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仅次于现代的钢琴,并具有一钟双音的特点。
《少林寺碑碣(566—1990)》现存499通,呈现出1424年较为完整连贯的石刻历史文献序列,是历朝历代少林寺与中国国家政权、名人墨客、世俗社会、海外僧侣等广泛交往、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赋役、军事、文化、自然景观等,是独特研究中国历代经典文献、官文书、民间契约、印章的原始、系统史料。
至此,中国共有18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此外,自1997年以来,我国共有15项档案文献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名录,分别为《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代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清代科举大金榜》《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元代西藏官方档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南京大屠杀档案》《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甲骨文》《四部医典》《澳门功德林寺院档案文献(1645—1980)》。
编辑 | 马瑞
综合 | 央视新闻 国家档案局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