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阿勒泰的李娟为啥火?今天聊聊她的书|封面杰选

一个春日的午后,我们在一个有着“成都阿勒泰”美誉的草地上,静静地读李娟。或许你看过根据她作品改编的热门电视剧,但要真正完整了解李娟,必须读她的书才行。

李娟是一个奇迹。她没有高学历。青少年成长经历充满艰辛:幼年说话不利索,成长路上发现阅读的魅力后,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密钥。从《小王子》《铁木前传》等作品中她意识到文学的魅力。

命运的轨迹却将她抛向更辽阔的荒原——高中辍学后随母亲辗转新疆阿勒泰牧区,经营小卖部,还曾在乌鲁木齐以及去南方城市打工。生活的粗粝砂纸未能磨去她眼中的星光,反而将现实打磨成璀璨的文学晶体。

当城市青年在写字楼里向往远方时,这个姑娘选择反向而行:深入草原腹地,与哈萨克牧民同吃同住,在零下四十度的冬牧场记录生命奇迹,在三百公里转场路上丈量大地的褶皱。这些经历扩展了她的生命视野,促使她的写作不断走向成熟。

《冬牧场》里呼啸的北风,《羊道》上蜿蜒的蹄印,《阿勒泰的角落》中跳跃的晨光——李娟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令人惊叹的双重视角。既呈现生存环境的严酷苍凉,又透出生命的温暖丰盈;既有对日常细节的童真捕捉,又暗藏哲学沉思的惊雷。

举重若轻的叙事,让风雪裹挟的迁徙之路化作童话般的冒险,将毡房里的拮据日子写成闪着银光的寓言。独特的文学炼金术:将生存的重负淬炼成生命的飞翔。飞翔的姿态,如此自由而美好,给读者注入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刘凌霄对本产品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