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迎纾困及时雨 企业“出海”提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治家、蒋幸端
近日,黄埔海关公布数据,今年一季度,东莞市进出口货值3563.5亿元,同比增长21.2%。东莞作为广东省的经济大市、制造业大市,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从月度趋势看,东莞市进出口货值已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这一组亮丽数据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对外贸企业的浇灌和支持。去年以来,东莞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的外汇服务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跨境贸易投资环境,助力广大外资外贸企业在莞展业兴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重塑业务流程
为优质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多亏了你们,稳住了我们公司的利润!”近日,东莞某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美元升值导致其成本管控压力增大,因此迫切需要规避汇率风险以降低美元的购汇成本。得知企业的困境后,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分局指导下,浙商银行东莞分行积极与企业取得联系并征得企业授权。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新应用场景,为企业办理了128万美元的窄区间期权,获得比远期购汇更优的价格,同时锁定远期保底以及最高的购汇价格。
2024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新应用场景,为银行办理对客外汇衍生品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助力银行合理评估企业业务规模和防控业务风险,流程更加流畅,业务办理更加高效。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分局指导辖区19家银行迅速加入新场景的应用。截至2024年末,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共为501家东莞企业办理了2360笔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签约总金额达90亿美元。
“幸好有外汇便利化政策的及时雨,外债便利化额度得到大幅提升,我们能够安心做研发了。”东莞某皮革制品企业负责人说,“前期我们真是急得焦头烂额,因部分项目运营出现亏损,急需融资维持研发和日常经营,多亏了外汇局的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和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政策。”该企业通过交通银行数字化平台线上交单完成首批100万美元外债流入。企业快速办理了外债业务,后续更通过资本项目网上办理渠道将外债便利化额度从500万美元提高至900万美元,进一步满足研发资金需求。
记者了解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分局指导辖区试点银行推行外汇展业改革,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手段重塑业务流程,利用精准可靠的客户识别和分类,实现从“行为管理”向“主体管理”转变,为优质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凭指令即可轻松办理外汇收支业务,有效提升结算效率,助力企业打通国际市场“快车道”。
优流程、扩便利
个人外贸结算规模居全省地市首位
东莞市地处东南沿海,外贸氛围浓厚,个体工商户对外贸易需求旺盛。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分局立足东莞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在广东省内率先开展个人贸易外汇结算业务,允许个体工商户凭运输单据、商业合同直接办理个人贸易收结汇,无须再提交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分局指导辖区银行办理个人外贸结汇1.26亿美元,业务量约占全省30%,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极大地促进了个体工商户跨境货物贸易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陈先生从事外贸行业,经营着一家个体工商户,主营业务为五金金属制品,资金链较为紧张,在原材料采购、运营开销等方面都需要资金快速周转。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分局指导中国银行东莞分行帮助陈先生开立个人外汇结算账户,顺利办理个人贸易收结汇业务。目前,陈先生只需提供对应的出口贸易单据即可以自己的名义办理收结汇,资金运转速度明显加快,汇率风险也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的持续深化,去年2月26日,跨境理财通2.0版正式落地,助力更多普通居民跨越跨境投资壁垒,共享大湾区金融开放红利。据介绍,跨境理财通2.0版以“降门槛、扩渠道、提效率”为核心,成为创新普惠金融实践的标杆。
仅凭近三年收入证明就成功开通了“南向通”账户、额度提升后资金利用效率翻倍、全球配置实现了触手可及、仅需身份证即可办理、操作流程与成本大幅减少……不少东莞市民实现跨境资产配置,纷纷“点赞”跨境理财通2.0版。数据显示,自跨境理财通2.0版落地以来,东莞辖区理财通业务跨境收付52.57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
创新驱动
赋能企业海外绿色产业投资“走出去”
为提升公司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东莞某纸业公司持续投资海外绿色产业,2022年以来在东南亚等地的海外子公司通过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境外贷款业务(以下简称“跨境直贷”)融资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自202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以来,跨境直贷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低碳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截至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分局指导辖区金融机构累计助企融资34.75亿元,其中企业海外绿色产业跨境直贷超过30亿元。
记者了解到,作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东莞市创新运用金融工具精准对接“一带一路”绿色投资需求,通过构建“境内信用 境外项目”跨境融资新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企业海外融资瓶颈,更开创了跨境绿色信贷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
同时,东莞金融机构还为企业便利化办理借用外债外汇登记试点业务,降低绿色产业融资“脚底成本”,帮助绿色环保领域企业打通跨境资金融通渠道,获得境外低成本资金。
“现在借用外债无须再往返于外汇局与银行之间,只需往银行跑一趟,就可以通知境外汇款进来,大大节省了企业时间成本,实在太方便了!”东莞某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感叹道。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环保印刷包装的本土大型企业,被列为2023年度粤港清洁生产伙伴。出于经营战略调整需要,前期,企业急需从其境外母公司借入大笔低成本资金进行周转,以解决企业燃眉之急。获悉企业诉求后,东莞银行迅速制定服务方案,第一时间开通外汇业务绿色通道。从企业递交完整资料到外债签约登记手续完成,整个过程仅用了半个小时,大幅缩短了企业业务办理时间。
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持续深化“绿色 跨境”外汇金融创新,进一步畅通绿色环保企业跨境贸易及投融资渠道,助力企业更加便捷地完成跨境交易,降低交易风险,为推动东莞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