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七大产业全面增长——长春工业向新提质动能何来?

今年一季度,长春市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5%,高于全国 3 个百分点,成功实现一季度 " 开门红 ",为全市经济稳增长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从重点产业看,一季度,全市七大产业全面增长,装备产业、医药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强力拉动下,产值分别增长 19.7% 和 15.8%;电子产业、材料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分别增长 7.5%、7.4%、5.7%;汽车产业、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 2.2%、0.1%。

上扬的曲线,彰显长春市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既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也进一步增强了前行的信心。

从车间到产品,从工厂到产业园区,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再到未来产业,处处涌动着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长春市工业不断向新、提质、攀高、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务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壮大,工业向新提质动能十足。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无人物流车在厂区自如穿行,生产设备实时 " 汇报 " 运转状态,机械手臂有条不紊地运行 …… 这是长春工业创新浪潮奔涌的生动图景。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9.5% 的增速背后,一串串闪耀的创新成果正为这座城市注入澎湃动能。

走进中国一汽的研发车间,仿佛踏入未来汽车世界的前沿阵地。这里,创新的脉搏强劲有力。近日,中国一汽公布的亮眼成绩单令人振奋:一季度,中国一汽生产整车 77.6 万辆,销售 76.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8% 和 2.5%。其中,自主品牌销量 22.3 万辆,同比增长 7.4%;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 5.9 万辆,同比增长 152%;合资品牌销量 53.9 万辆,保持合资阵营领先地位。

这背后,是中国一汽科技创新的智慧结晶。红旗九章平台灵犀座舱、奔腾 D-life6.0 座舱平台与 DeepSeek 深度融合,革新智能驾乘体验。一汽解放 J7 整车智能工厂实现了制造技术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不仅如此,在 " 解放蓝途 " 技术品牌引领下,一汽解放正加速零碳燃料技术探索,实现行业首家重型氢气机整车示范运营,且平稳运行超 1.1 万公里;在新能源车技术领域,一汽解放全面突破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整车、全自主核心总成技术平台,纯电牵引整车在电耗、轻量化等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全自主中型电驱桥效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长春,创新的浪潮从未停歇,合作的版图不断拓展。中车长客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研制发布 CR450 动车组、氢能源市域列车,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一季度,中车长客制造交付动车组 170 辆、城轨车 140 辆,同比分别增长 93% 和 75%。

除此之外,皓月集团、金赛药业、富赛汽车电子等重点企业,也纷纷通过深耕 " 百万头肉牛项目 "、生长激素、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加快扩大产销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兴产业活力十足

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一季度,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力十足,以创新突破为笔、以产业升级为墨,勾勒出长春市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

走进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疫苗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快速封装下线。作为一家主要致力于传染病防治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百克生物凭借着多年的技术积累,自主设计并建立了五个核心技术平台——病毒规模化培养技术平台、制剂及佐剂技术平台、基因工程技术平台、细菌性疫苗技术平台,以及 mRNA 疫苗技术平台,覆盖人用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全流程。依托这些技术优势,该公司打造出多款 " 明星产品 ":水痘减毒活疫苗自上市以来批签发量近亿剂次;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为流感防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填补了国内带状疱疹疫苗的市场空白。

在长春金赛药业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快速分析屏幕上闪过的数据,每一次实验都是对新药研发的提速。近年来,该公司搭建起全新的技术平台,推动创新产品研发。由其自主研发的金赛欣 ® 黄体酮注射液(Ⅱ)(1.112ml:25mg)已成功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 年)》,按照医保乙类药品报销,自今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截至目前,金赛药业已获批开展临床研究的适应症包括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类风湿关节炎四种自身免疫病。

百克生物和金赛药业的蓬勃发展,折射出长春市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也正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这个千亿级体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根基愈发坚实,新业态加速涌现,新技术持续突破,新平台不断搭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不仅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竞逐尖端的光电信息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百亿级的航空航天及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长春市同样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速换挡,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多点支撑。

专精特新竞速新质生产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惊涛骇浪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矫健的弄潮儿,以敢为人先的胆识与魄力,勇立潮头,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奔腾向前的磅礴力量。

创新为翼,翱翔太空。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和我国首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具备完整的卫星研制、运营和应用服务产业链,还辐射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为区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由其自主建设并运营的 " 吉林一号 " 卫星星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在新型显示赛道,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同样绽放夺目光彩。这家集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等光环于一身的企业,深耕 OLED 产业链上游关键领域,以攻克 " 卡脖子 " 技术为使命,全力推进关键材料与设备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作为中小企业群体中的先锋队,专精特新是新型工业化征程的中坚力量,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它们以独特的创新优势,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长春市深谙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价值,积极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通过推动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分散的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持续加大培育力度,从政策扶持到资源倾斜,全方位助力企业成长;着力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让创新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如今,长春市专精特新队伍日益壮大,全市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达 2499 家。其中,市级 1656 家、省级 797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46 家。这些企业如同破茧而出的彩蝶,以创新为翼,在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天地振翅高飞,书写着长春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新篇章。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