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AI技术渗透居住领域——设计施工智能化 家庭社区双升级

一张户型图就能生成多种风格的装修效果图,装修过程AI监测实时进展实现“装修不用盯”,家庭“智能管家”升级为“生活管家”,智慧社区大大提高居民生活安全性和便利度……在居住领域,从设计施工、居家生活到社区管理,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便利性,还推动了居住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适老化转型。

户型图秒变效果图 装修全程有AI监工

新房装修或老房翻新前,你只需要拍下房屋图片或者找到户型图,即可通过AI工具将多种装修风格一键“放入”自己家,快速生成效果图——装修新手从毫无头绪到灵感满满不是难事儿;装修从业者在跟客户沟通需求时,使用AI工具生成效果图,不仅能够提升作业效率,也能获取更多装修设计思路;房产经纪人在房屋带看过程中,能够让购房者提前看到未来家的样子,解决了购房决策的一大痛点。如室内设计装修AI工具“设牛”,截至2025年2月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50多个城市上线,累计服务用户超300万人,生图超过8000万张;尚品宅配打造AI设计工厂,通过深度学习用户偏好,生成个性化家居设计方案,并实现设计与生产链路的无缝对接;还有部分装饰企业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进一步推动了家装在客服、设计等方面的智能化革新。

贝壳智库发布的《AI在居住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如今,在建筑设计和家装设计领域,AI的应用已经实现了大规模落地。借助BIM技术和生图大模型,AI突破了传统设计的局限,能够快速生成大量设计方案,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在家装设计方面,一些大模型已具备实拍生图、户型生图、参考图生图等多种生图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所想即所见、所见即可得”的家装体验。通过深度学习用户偏好,生成个性化家居设计方案,并实现设计与生产链路的无缝对接。这些AI应用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还通过数据驱动和算法优化,减少了错误和重复工作,提升了设计质量。

在建筑施工和家装施工过程中,AI技术的应用重新定义了施工流程和工艺。一方面,智能摄像头实现了无人施工监测、材料进场识别、抽烟监测、工服识别、整洁度识别、工艺识别等功能,帮助施工服务方提高施工质量与工期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AI赋能视频数据整合分析,可以让家装消费者查看装修进度、监督装修质量。基于AI视觉算法,还可以每日或每周生成工地视频报告,解读装修进展,实现了“装修不用盯”。

除了家装智能摄像头,还有许多智能硬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手持3D智能扫描仪可以自动生成尺寸和结构精准的图纸;多模态“AII牌”,可以自主总结提炼服务内容并完成系统记录,并提供多维度改进服务的分析建议;智能全景记录仪则能够以“人 AI检”的方式3D实现家装标准化验收。

AI创新融合“好房子” 智能管家升级生活管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近期,多地明确指出要增加“好房子”的供给。在此背景下,AI技术与“好房子”建设的融合路径,正成为行业创新焦点。

如今,居住空间的智能化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方式:智能门锁可以通过指纹、密码或面部识别技术,让居民告别传统钥匙,享受更加便捷安全的出入体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依据环境变化与时段差异,动态调整光线明暗和冷暖色调,精准营造契合心境的室内光环境;智能温度调节装置运用智能算法学习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实现温度参数的个性化适配,让居家空间温度始终保持体感最佳状态;智能音箱或者智能网关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家电、窗帘等;智能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室内情况,以及通过行为分析预判风险,一旦检测到老人长时间静止、火警等异常情况,就会启动紧急通知并联动其他设备采取相应措施;远程控制的空调、热水器、电饭煲等智能家电,则让人们在回家前就能提前调好室内温度、准备好美食,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们对健康居住环境需求的提升,智能家居综合控制系统逐渐成为新建住宅的标配,通过智能感知,智能调控温度、湿度、光线,过滤水垢、持续输送新风等,智能化构筑室内健康环境。居住空间与人的更多连接和智能交互,让家变得更加舒适和高效。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家居主要依赖后期加装产品及设备,不同智能产品之间使用起来相对独立,兼容性不足,操作相对复杂。在智能家居的后半场,随着智能家居产品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一站式”整装的发展普及,全屋智能将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彻底改变人们的家居生活方式。

未来,每个家庭的“智能管家”不仅能够帮助家庭成员控制智能设备,还能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掌握家庭成员习惯,根据家庭特点及家庭成员活动,主动调控居家环境,甚至结合家庭成员情况自动安排膳食计划并自动下单购置食材,成为人性化的“生活管家”。更加丰富的智能家居产品体系将能为家居生活提供进一步支持,如利用智能床垫跟踪睡眠质量,利用智能厨电合理安排膳食等。住宅功能大模型与燃气、电力、热力、排水防涝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功能大模型联网运行,还可以实现智能生活缴费等居住功能。

AI渗透至安防等领域 智慧社区提升生活体验

一个由AI技术赋能的智慧社区什么样?当前,AI在智能物业与智慧社区中的创新应用已渗透到安防、管理、控制、服务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物业运营效率与居民生活体验。如智能门禁系统结合人脸识别与车牌识别,实现无感通行;智能摄像头通过AI算法分析监控画面,检测可疑入侵、烟火、消防通道违停、跌倒或异常滞留等异常行为,并自动取证告警;智慧停车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跟踪空间使用率,动态调整停车位布局分配、停车动线等;AI客服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快速解答居民问题,处理报修、缴费等需求。

智慧社区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大模型匹配社区居民的行为习惯、兴趣需求,实现个性化推送定制资讯、社区活动等,促进社区资源共享和居民互动。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物业区域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声等环境因素,提升居民生活体验。

未来,随着深度学习、预训练大模型、机器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将能够自主控制和与人类交互,打开社区生活新场景。例如,AI智能摄像头能自动识别非社区成员,并根据人员行为主动判断安全风险和及时做出正确举措;24小时巡检车等智能机器,能智能优化巡检路线,发现社区地面垃圾、违规停车、高空抛物、火星、异味等异常情况并进行及时的维护;智能设备维护机器,可以到管道和设备中进行检测和修复潜在故障;当前已经落地的“髋部助行外骨骼”助行设备,未来可以发展独立感知环境的能力,帮助用户作出智能化决策,让更多老人走出家门、走向社区;作为具身智能的载体,机器人可以在更多的居住场景落地,例如网购的包裹可以由小区机器人管家送达,让封闭小区更加安全便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斯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