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从10元到85元,“博物馆门票涨价”引热议的背后

撰稿 / 杨劲松(中国旅游研究院)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李立军

▲“五一”假期西安碑林博物馆接待工作平稳有序。图/西安碑林博物馆官网

最近,西安碑林博物馆计划将门票价格从10元/人次调整至85元/人次,引发公众热议。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博物馆体系实行的是分类管理制度。根据2008年中央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绝大多数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已免费开放,而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因维护成本高,仍保留收费模式。但即便如此,当西安碑林博物馆门票价格调整的消息传出时,公众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为何必须通过涨价来解决资金问题?

━━━━━

门票涨价已难以形成共识

2018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指出,国有景区定价应坚持公益导向,规范定价程序,控制不合理涨价。而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强调要推动景区门票更大范围降价,以满足公众对美好旅游生活的期待。这些政策导向说明,公众对“博物馆发展该由游客买单”的逻辑产生疑虑,本质上是对文化公益性共同认知的坚守。

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是不少游客来西安必打卡之地,也是观摩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的“圣地”。而且,2025年3月,西安碑林博物馆还入选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名单(第一批)。

在这一背景下,西安碑林博物馆试图通过门票涨价来缓解资金压力,弥补建设和开发成本,尽管在博物馆看来“顺理成章”“很有道理”,但站在公众的角度看,显然难以形成共识。

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角度出发,涨价理由是充分的。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需要大量投入,遗址维护、环境保护、设施升级、策展成本等,每一项也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目前10元/人次的票价属于博物馆改扩建期间的惠民票,之前65元/人次的票价仅为旧馆区的票价,即将施行的85元/人次的票价则是扩大之后完整馆区的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