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41市一季度GDP出炉,这座城市再成“黑马”
这段时间,长三角41市一季度GDP数据陆续出炉,整体交出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
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41座城市中有35座城市跑赢全国5.4%的平均增速。其中,浙江绍兴以7.2%的增速在41个城市里拔得头筹,浙江舟山与安徽芜湖以7.1%的增速并列第二。
各地开局竞逐
从此前金华各县市公布的具体数据中可以看出,义乌是其中的关键力量。2024年,义乌GDP达到了2503.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超过了447亿元,增长占比将近全市的一半。
沪苏浙皖一季度GDP分别达到1.27万亿元、3.31万亿元、2.23万亿元和1.23万亿元,增速分别为5.1%、5.9%、6.0%和6.2%。
2025年,作为温州与徐州向万亿城市冲刺的决胜之年,两地均在一季度迎来良好开局。从具体数据来看,一季度温州GDP达2403.7亿元,以6.7%的增速在相关排名中处于前列,其278.5亿元的GDP增量在长三角41市中位列第六;徐州一季度GDP为2251.7亿元,增速达5.9%。若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温州与徐州年末有望一同晋级万亿城市行列。
绍兴也在今年一季度经济表现强劲,据绍兴市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市生产总值20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这一增速不仅在浙江省内拔得头筹,更是在长三角41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去年,金华以914亿元的GDP增量,成为当年的“黑马”之一。今年一季度,金华延续了此前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金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5.9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和0.6%。与去年同期相比,GDP增量达到230.63亿元。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金华拥有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金义综保区、义乌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大大推动了对外贸易。2024年,金华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794.9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义乌出口总额便达到了5889.6亿元,同比增长17.7%。2025年,金华如果还能保持着这样的高增速,在长三角41市的GDP榜单中,或许还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机器人成新风口
一季度杭州、宁波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2.7%、63.2%,苏州的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5%……机器人在“一季报”中高频出现,成为新风口。
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一月发布的报告显示,长三角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江苏的核心零部件具有竞争力,浙江产业链布局较完善,安徽AI技术优势相对突出,上海整机设计研发能力强劲,初步形成模速空间、机器人谷等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人形机器人整机本体、智能软件、硬件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加快布局,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分别增长8.9%、13.2%和2.8%。部分工业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8.6%。
浙江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徐璐介绍,一季度,浙江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2%、13.1%、12.3%和10.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工业机器人(54.1%)、新能源汽车(47.6%)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1.4%,比去年全年提升0.7个百分点;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主要产品中,汽车产量增长18.2%、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3%,工业机器人增长1.1倍,集成电路增长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