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该不该取消电子屏?有网友建议学校回归黑板,官方回应
近日,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有网友为西安市市长建言,建议学校取消用电子屏上课,回归黑板。该留言称,西安市许多学校使用的教学用电子屏使得学生们用眼疲劳现象普遍,现在中小学近视比例高也有这方面原因,因此建议学校取消电子屏的使用。

针对这一条建言,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也做出了详细的回应。首先从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方面说明,学校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和需求;其次指出教学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也使学生能够体验、实践现代化教学技术;此外,校方也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落实 " 五项管理 ",保护学生视力,具体措施为:
第一,严格控制电子屏使用时长:各学科教师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在课堂教学中,非必要情况下不使用电子屏,必须使用时,单节课电子屏开启时间不得超过 10 分钟,保证学生眼睛有足够的休息间隔。
第二,保证学生室外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监督与指导,提醒读写姿势要正确,加强对眼保健操的检查,教育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第四,学校对所有教室的采光情况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在使用电子屏教学时,教室内光线柔和、均匀且明亮,减少屏幕与环境的亮度反差,降低眼睛疲劳度。
针对这五项措施,记者采访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视光科副主任医师王静。王静表示,不应该全面取消电子屏的使用,合理规范使用即可。电子屏是否影响视力由多项因素决定,不同电子屏的参数差异对视力的影响不同,电子屏的不同设置距离与单次使用时间长短也会造成不同影响。一般来说,不建议小孩持续注视电子屏超过 15 分钟。

记者发现,除了西安以外,全国不少地方有尝试减少课堂上电子屏使用、保护学生视力的举措。
据大皖新闻 1 月 2 日报道,安徽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下文,重磅推出一系列 " 加强版 " 近视防控措施,如每学期对全体学生开展 1 次视力监测,对不同视力状况的学生分类制定干预方案,中小学每节课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不超过 15 分钟、幼儿园尽量 " 零使用 " ……
安徽省将构建更加严密的视力监测体系。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幼儿园)视力监测工作,与卫生健康及疾控部门协同合作,确保每学期对全体中小学生开展一次包含屈光检查的视力监测。学校负责按 " 一生一档 " 原则建立电子档案,确保今年 6 月底前实现建档率 100%,为精准防控奠定基础。
再比如,杭州市江晖小学推出了 " 素课日 " ——每周五上午半天,所有班级关闭电子屏。老师手写板书,回归记忆中的传统课堂。

(羊城晚报 · 羊城派综合自九派新闻、潮新闻、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