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寻甸民警用木棍界桩定分止争 化解村民多年积怨

寻甸民警用木棍界桩定分止争 化解村民多年积怨

界石静立、垄亩分明,寻甸县柯渡镇青山绿水间,再无争吵。半个月前,这里曾上演令人揪心的一幕:某村村民侯某与刘某挥舞木棍锄头对峙,吵声不断。

这场土地之争已持续两年。寻甸县公安局柯渡派出所民警马琛至今保留着两年来两家因土地引发纠纷的接警记录。“两家同村同源,却因方寸土地成陌路冤家。”马琛无奈地说。

时针拨回几年前,村集体将这片山林划归侯、刘两家,当时仅按石头树桩划界,不想刘家开荒使地界变得模糊不清,昔日平静被打破。

上个月,该所又接到报警,刘某一家人去地里干活时发现,侯某在自家地里刨洋芋,已刨了一大片,两家人再次发生冲突。

“他占我家地不还。”“他仗着腿瘸耍无赖。”吵红眼的双方情绪激动。马琛带着辅警周正东、张宇赶到后,没有急于定是非,而是分开双方拉起家常。

“有吵架这工夫你们能干多少活了?我们来就是帮你们调解的,该争取的会帮你争取。”马琛拉着侯某细聊后发现,双方争执的不是这一二十平方米的地,而是两家人心里都堵着的一口气。

如何让双方将这口气纾解出来?马琛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家常话,“多占几米你种的庄稼能变成黄金?都是同村人,两家天天吵,不怕别人笑话?”马琛先普及法律知识,再从邻里关系入手,情理法交融地耐心劝说。

劝说两小时后,双方终于松口,同意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重新划定地界。马琛当场化身测量员,找来几根木棍作为界桩,张宇沿木棍直线刨出界沟。

新地界划定,这场土地之争画上句号。民警扛着锄头,将侯某送回家,山林恢复了宁静。

“基层治理如同绣花,既要以法律为准绳,也要用好情感元素。”马琛感慨地说,只有让群众在每件小事中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才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善治图景。

来源: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