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比景德镇还早300年!在芜湖繁昌窑,探寻古瓷“二元配方”工艺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瓷窑遗址,十分震撼。”4月16日,2025全国主流媒体芜湖行活动采访团成员来到芜湖市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在繁昌窑遗迹展示馆里,古遗址原状保护展示设施真实震撼,让采访团成员近距离看到1号窑、2号窑的全貌,了解投柴孔、倒塌窑墙、泥池遗迹背后的历史。

“大家眼前的1号窑是平焰龙窑,也是繁昌窑从创烧到废弃全过程的代表。”工作人员介绍,龙窑是古代南方最流行的一种窑炉形式,依山势而建,形状似龙,由此得名。其中,1号窑窑床前缓后陡,窑炉现存操作间、火膛、窑室和窑门,除窑顶和窑尾外整个窑体保存较好。

该窑曾经历三次大规模修整,最内层窑墙上,当年柴火灼烧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这种黑色玻璃状物质称为‘窑汗’,是松木在窑火中发生理化反应的产物,最终附着在窑壁上形成独特的釉层。”

值得关注的是,繁昌窑曾参与古代外销,成为公元十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例证。2022年12月,繁昌窑遗址成功通过国家文物局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目前,该遗址已发现龙窑30到40座,其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正不断被挖掘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