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缺一个产品经理
最近最火的 APP 就属于京东外卖,可是并没有京东外卖这个 APP。
是因为京东推出了这个外卖业务,而统一称呼为京东外卖,但实际上这款产品并没有单独的 APP。
现在京东外卖属于从京东 APP 新增加的一条业务线,肯定会配置产品经理,但现在京东外卖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有找到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才能够让京东外卖有更好的增长。

1. 京东外卖是京东 APP 的二级页面,不是京东外卖 APP
我们都知道产品经理孵化的 APP 上线之后,需要渠道运营上线 APP 包到各个渠道商城,方便产品运营活动在推广的时候,让用户可以快速搜索、触达到发现页、再下载新版本。
这一切都是依靠于 ASO,而现在我们在苹果应用商城打开搜索京东外卖,发现是没有的。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用户流失,毕竟宣传的文案与媒体播报的内容都是京东外卖。而实际上应用商城是没有的,这就比较尴尬了,浪费了大量的用户触达。
而这一切是产品经理没有搭建好运营团队,去做好 ASO,什么是 ASO 呢 ?
顾名思义 ASO,全称是App Store Optimization(应用商店优化),简单来说,就是:
让你的 App 在应用商店更容易被用户发现并下载安装。
ASO 主要做什么?
选对关键词:让用户在搜索 " 外卖 " 时能看到你的 App。
优化标题 / 副标题 / 描述:提高搜索排名和吸引力。
设计吸引人的图标和截图:让用户更想下载。
提高评分和评论质量:增加用户信任。
提升转化率和留存率:让更多人下载,并持续使用。
这一个问题,也是会得到大量的用户下载,增加京东 APP 的 ASO,要么就是单独做一个京东外卖的 APP。
2. 京东外卖的功能操作不符合用户习惯,有差距
因为京东外卖刚开始上线,入驻商家势必会比较少,所以在京东外卖点击糖葫芦都不能进入二级页面,而是直接在下面进行筛选。
这样的设计却违反了用户的操作习惯。
因为现在美团等外卖的 APP,只要是糖葫芦区域都是点击进入到二级页面,而现在这一点京东是没有的,把糖葫芦当做了筛选操作,下面我录制一个视频,你可以感受到其不合理性。

我在这里卡了至少十几秒,刚开始是以为是 APP 的糖葫芦点击 BUG 或者网络问题,实际上是本来就没有二级页面,点击功能区域就只能筛选。
所以这一点需要产品经理去优化,一般来说 APP 的糖葫芦是需要进入二级页面,而筛选是在当前页面表明筛选操作。
一个产品经理解决不了的问题:京东外卖要不要单独做京东外卖 APP
虽然京东外卖还是非常早期,在京东 APP 里面进行承载,我认为背后反应了 2 个问题,是京东整体战略的问题。
在直播与短视频时代,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已经瓜分了电商的市场份额,并且京东没有前端获取流量的产品优势,也就是没有内容造血能力。

而且可以预测到未来小红书、视频号、抖音将会持续瓜分其传统电商的市场份额。
所以要看京东战略上是如何定位京东外卖
京东外卖是单独的一个独立业务还是京东整体业务的集体转型,以零售、对标美团闪购的体系,将现在京东的电商体系进行完全转型到 O2O。
只能靠着自己的物流与仓储体系进行造血,这一次京东外卖实际上是在帮助京东 APP 引流。
如果是前者,独立业务京东外卖。那么一定会需要孵化出一个独立的京东外卖 APP,现在因为京东外卖没有独立的 APP,也就导致了没有独立的账户体系,在微信上搜索京东外卖只有服务号但是没有小程序。

对标美团饿了么,已经有完整的小程序体系,这是外卖里面至关重要的渠道入口,小程序可以利用社交传播与高频快的入口,可以快速容纳大量的用户。

即使有前面的 ASO 问题,现在京东下载量都能够被京东外卖业务拉起来了,如下是 ASO100 下的京东 APP 下载量

现在下载量已经成了「购物」榜单的第一名,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京东外卖让让京东 APP 翻了三倍。
若是第二者,则估计不会有京东外卖的 APP 了,是京东 APP 整体转型,从线上电商到线下通做。
直接对标美团 O2O 零售服务,那就考研的是信息化与运营体系了。毕竟现在美团也有购买外地配送的电商能力,不过京东是自建仓库与物流,其运送体验会更好。
京东外卖成为京东的强力流量入手,以及让外卖员、商家有钱赚,并且让惠于普通消费者,让其在电商上可以获得外卖的新流量,结合京东线下的各种零售商店,更大的有完善的电商购物保障。
比如我家对面就有一个京东 mall,即将开业,京东成了类似于苏宁一样的电商线下城。
京东的外卖之路:可能是唯一杀路
曾经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写到阿里、京东现在都因为短视频、直播时代逐步落后,京东的股价都掉了
阿里裁员背后,产品经理可以怎么做?
阿里现在全员转型到 AI 上,其 Qwen 模型成了国内领先的开源模型,而京东则就有尴尬了。虽然之前推出过京东云,但也不了了之,现在也没有拿的出手的 AI 模型,剩下的唯一优势就是配送服务与体系。
可以看到京东的科技所在梯队正在掉队,至少现在现在在大火的 AI,是没有京东的。
所以如果京东不做外卖,也没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如果变成顺丰这些物流配送,又比不上四通一达,因此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从京东的市值就可以看出来,现在经历了市值的剧烈波动,从 1500 亿美金的高点跌至 300 亿美金,目前的市值不到最高值的 40%
虽然消费者叫好的京东外卖上线,但京东的市值仍然在当天继续下跌,市场并不看好。
通过承诺不超过 5% 的利润,对于竞争对手美团、饿了么来说,这也可以通过降低竞争利润,来和京东进行 PK,因此降低利润这点,不是核心竞争力。
说白了,你把利润降低我也降低,大家把行业做好,但是行业老大还是美团。
京东外卖的产品经理,还仍然有很多功能要做
相比美团外卖成熟的算法与功能设计外,京东就显得力不从心。从小程序、APP 甚至是其商家管理后台、店员管理系统等,这些都需要产品经理进行投入,与加资源研发。
京东会选择自研来完成以上这些信息化系统,但在科技人才、与系统架构上上美团还是有非常深厚的积累,尤其是在算法上与订单分配上,可以达到最高的效率,比如美团的技术沙龙至少在行业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
因为外卖业务系统的核心就是人力效率的分发与监管,这涉及到京东要从从业务、软件、功能、算法全访问的竞争,这是需要非常多的时间来进行 PK 的。
而从现在京东在 AI 上的落后,就可以预估出后续的结果并不是那么乐观。
京东外卖只是第一步,下一步 O2O:京东充电宝、京东单车
为了持续的外卖业务增长,京东外卖从外卖入手,去真正的建设本地 O2O 业务,还要考虑到账户体系的衍生服务,比如美团单车、美团充电宝等相关其他账户体系服务上去 PK,因为都是线下 O2O 的核心流量场景
最终的局面是在京东外卖、美团外卖共存,但可能由于其运营、研发、维护成本没有办法达到有效收益,最终只有收官,这也是可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