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回看刘长玉一个月前给莫言的赞美诗,真的让人不敢直视

早上浏览网页,发现了系统推荐的刘长玉给莫言的赞美诗。之所以说是“赞美诗”,是因为他在回答“你觉得莫言是怎样的一位作家”时,居然连一个“不”字都没说,通体赞美。请问世间有这样完美无缺的人吗?

他一共赞美了四点:

刘长玉赞美的第一条:文学成就显著

理由是获诺奖,标志在世界领域的杰出地位。

请问,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授,你真的认为瑞典文学院的几个八九十岁的老头能代表世界文学水平?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吗?他们为什么借助给莫言的颁奖词,辱骂新中国是悲惨世界?

凭什么说莫言虚构的“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那里驴子和猪的叫嚣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呈现了超自然的比例”?“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

《红高粱家族》被译成多种语言不假,但为什么抗日题材的小说,却最受日本人热捧?是因为侵华日军也有人性吗?

还是他把日本兵写得漂亮,把八路写得丑陋?

刘长玉赞美的第二条:创作风格独特

所谓的魔幻主义,不就是虚构吗?你是高密人,有“高密东北乡”这个地方吗?他展现的是他想象的高密,还是真实的“中国农村的生活现实和历史变迁”?“作品中充满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情厚谊”表现在哪里?

这一点,莫言都不敢承认。莫言辩解自己的《丰乳肥臀》为什么不被认可:

(看这张图结尾处):“把小说中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进行比较批评,是类似于堂吉诃德对着风车作战的行为,批评者自以为神圣无比,旁观者却在一边窃笑。”

赞美其真实的何尝不是堂吉诃德?

刘长玉赞美莫言第三条:生活经历丰富

早期“辍学”是谁的责任?作为老乡的刘长玉不会不知道吧?出生农村,“务农”是经历坎坷吗?现在中国农民祖祖辈辈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老于农村,他们的坎坷有谁来怜悯?

刘长玉赞美莫言第四条:敢于直面现实

第一段,不忍直视,这不是与颁奖词一个腔调吗?他揭示的是人类历史上的荒唐和愚昧,还是魔幻了代表中国的高密东北乡的荒唐和愚昧?前面不是说“作品中充满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吗?”教授为什么出现了前后矛盾?

最后一段,请再看一下莫言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

这是历史的真面目吗?

写完以上文字,再重新审视这篇赞美诗时,发现这是一篇一个月以前的发文。

这让本人稍稍有些安慰,因为刘长玉在1月15日宣布“再也不装了,再也不当老好人,再也不两头讨好,再也不唯唯诺诺怕这怕那了”!

本人还为他的转变而高兴,特撰文表示祝贺。

为什么说稍稍安慰呢?因为还是对刘长玉有些不满,既然要“痛改前非”,为什么不把这种违背自己心愿的赞美诗删掉呢?

昨天,本人看到吹鹿号的文章,他截屏了刘长玉对莫言的评价:

他承认“真正的高密与莫言笔下描写是不一样。”但刚才发现,这张图上没有发文时间。本人就去查找了,寄希望是15日以后的文章,说明他对莫言的评价有了转变。

遗憾的是,本人翻到15日,没发现这篇文章。所以本人的希望转变成了失望:原来刘长玉既不喜欢莫言这样写高密,又赞美莫言写的高密真实。这到底是个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