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点评“中国制造2025”十大成果
参考消息网4月24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4月21日报道,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政府2015年5月出台“中国制造2025”政策。中国划定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领域,举国上下努力推动提高技术和生产力。美国承认中国在4个领域已成为世界领导者。在美国产业政策摇摆不定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十年之计”已将实力提升到什么程度?日本经济新闻社以数据为基础,对10个重点领域发展情况逐一验证。
造船
报道称,美方在2024年发表的报告中承认,中国在造船领域成为世界领导者。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统计,2024年全球造船订单量为6580万修正总吨(CGT),其中,中国企业造船订单量为4650万CGT。也就是说,中国企业承揽了全球七成订单。
位居世界第二的是韩国,造船订单量为1100万CGT。美国造船订单量未能进入世界前列。与韩国和日本相比,中国人工成本较低,钢铁采购价低廉。中国在成本方面具有较高竞争力,凭借这一优势不断增加订单量。
报道指出,中国造船业盛况有增无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即从客户那里接到的订单中未完成的船舶)为20872万载重吨。鉴于2024年完工量约为50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企业已接到超过4年造船量的船舶建造订单。中国造船企业乘胜追击,正积极进行增产投资。
报道称,船舶对于海上运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美中两国而言,造船业也与军舰建造等军事力量直接相关。美国虽然高举增强海军力量的大旗,但造船业已严重没落。造船业的衰落象征着“美国制造业的黄昏”。
航天
报道称,中国在太空开发方面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具备独立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仅有三个,分别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此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单独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中国还成功实现探测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并采集月壤。在太空开发竞争方面,中国一骑绝尘。
报道指出,在太空开发计划方面,美国停滞不前。美国主导推进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此前已宣布推迟载人月球探测。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被迫推进旨在削减成本的改革。
根据火箭发射数量,对美中实力进行对比。2024年中国成功发射火箭66次,10年间增加数倍。不过,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
半导体
半导体被定位为战略物资,从特朗普第一任期起,美国就限制半导体出口。中国提出了半导体自给率达到70%的目标。中国的最尖端半导体电路微细化程度取得进展,电路线宽已达到几纳米水平。在尖端产品不可或缺的制造装置、原材料、设计软件方面,日美欧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美国主导采取管制措施,旨在阻止中国迎头赶上。
报道称,中国半导体实力不容小觑。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汇总的报告显示,在非尖端的成熟制程产品领域,中国产能在全球总产能中所占比重为24%。工艺成熟的半导体主要用于制造家电和汽车,中国的供应能力对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中国制造商也开始崛起,例如代工半导体的中芯国际,以及经营存储器业务的长江存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