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蹲点授技 猕猴桃成了农户“致富果”
“工会组织的‘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让我们技术人员发挥专长,将猕猴桃种植管理、施肥技术等传授给果农,让老百姓收获更多收入,我的内心充满成就感。”近日,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水果研究所所长黄春源说。
黄春源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黄春源率领3名技术业务骨干,深入和平县猕猴桃种植基地,与果农面对面传授猕猴桃种植管理、施肥技术、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为近百名果农改良种植技术,使得果农的猕猴桃商品果率达九成以上。
黄春源(右)在猕猴桃种植基地现场传授干粉授粉技术。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彭新启/摄
十天蹲守解难题
商品果率突破九成
沿着蜿蜒盘旋而上的公路,记者来到位于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云峰村的和平县果之王种养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果之王”)的猕猴桃果园,扑面而来的是股淡淡的花香,只见黄春源正在果园与果之王主要负责人徐卫兵交流猕猴桃人工授粉技术问题。
这是黄春源深入河源市和平县猕猴桃种植基地开展“劳模助企行”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4年5月,河源市总工会组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通过单位工会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黄春源主动报名,迅速加入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并带领果农技术骨干深入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长塘镇、大坝镇、青州镇、阳明镇、优胜镇等地开展猕猴桃种植专项调研,经过连续10天的蹲点调研发现,果农因肥水不足、修剪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猕猴桃商品果极少。
对此,黄春源率领专业技术人员对河源市和平县猕猴桃种植果农开展了一对一的技术帮扶,从修剪、授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作了专题培训,及时提出了每平方架面保留12-15条、结果枝保留芽头5个以上的修剪技术。累计有近百名果农接受黄春源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成员的现场讲授。
2024年5月,果之王负责人徐卫兵正在为果实落果厉害发愁。在蹲点调研过程中,黄春源发现,落果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害问题突出,特别是黑斑病、果实蝇危害严重。于是,黄春源手把手将病虫害防治方法传授给徐卫兵。与此同时,黄春源还叮嘱徐卫兵要加强肥水管理,加强果农人员的技术培训。
站在600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徐卫兵深有感触地说:“得益于黄春源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手把手传授先进技术方法,如今,猕猴桃的产量得到迅速提升,商品果率达九成以上。”
精准技术帮扶
推动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
猕猴桃是河源市和平县特色水果之一,2020年首次出口到阿联酋迪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5.6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是广东唯一的猕猴桃产地。
林水生是河源市和平县长塘镇阳天嶂果场农户。“我种植猕猴桃的面积达100亩。之前由于病虫害比较严重,使出果收成大打折扣。按照黄春源提出的先进管理方法,如水肥一体化、科学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实套袋等的方法,使得病虫害大大减少,猕猴桃的产量增加三成以上,去年创收50万元。”林水生告诉记者。
黄春源表示,工会组织劳模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帮扶,切实帮老百姓提高了收入,是一件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充满获得感的事情。
叶根伟是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云峰村农户,虽然已有6年种植猕猴桃的经验,但与专业种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在黄春源手把手的技术帮扶下,叶根伟学习了科学修剪、人工授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使猕猴桃的产量大大提高。经过技术指导,叶根伟去年一年增收6万元。
近年来,黄春源还率领团队开展“种业振兴”攻坚,先后参与引进或选育出“粤引武植三号”“和平红阳”“和雄1号”“仲和红阳”“仲和黄玉”等猕猴桃新品种在和平县全面推广,逐渐实现猕猴桃品种更新换代,增产增量,稳定产量和品质。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黄翠)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