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医学发展?丘成桐等多领域专家开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4月19日至20日,“以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在4月19日的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指出,人工智能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医学研究的范式与行业生态。医疗卫生关乎生命与健康这一人类终极福祉,必须发挥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在医学界,谁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谁能够“春江水暖鸭先知”般地最先感受并适应人工智能生态,谁就能更好地承担起照护人民健康这一重大责任。

开幕式上,王辰院士在致辞。大会主办方供图

王辰院士提出,要分阶段推进人工智能与医学融合,短期是学习探索阶段,重点是要构建学习与教育体系,明确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定位与应用逻辑,开展场景化试点;中期是深化应用阶段,通过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全场景融合,扩大应用范围;长期是生态构建与国际参与阶段,形成人工智能赋能的医学新生态,覆盖科研、临床、管理全链条,构建新生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本次大会涵盖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政策及发展规划建议,人工智能算法、算力等技术发展现状,人工智能与医学领域结合的实践与探索,医学人工智能的监管与治理等内容。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数学家丘成桐作了《以数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攻克人类疾病难题》主题报告。他阐述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与大量数据涌现,数学研究生物和医学的条件已成熟。数学为人工智能提供底层架构,在疾病研究等多领域有重要应用,但也面临医学数据方面的难题等挑战,期望数学与医学、人工智能等加强合作,推动相关研究发展。

4月19日下午,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分别就人工智能赋能临床医学、口腔与颌面医学、群医学及公共卫生与环境科学、药学、医学生命科学、医学工学理学与信息学六大专业领域进行探讨。与会专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展开热烈讨论,为促进前沿技术与医学科学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高质量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建言献策。

中国医学发展大会是集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评价、战略咨询和学科发展于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围绕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集贤聚智,建言献策,旨在凝聚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思想、引领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方向、展示中国医学科技重要成果、促进国家医学卫生教育改革,推动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自2021年以来于每年四月第三个周末举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