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创新“四维助企”标准化服务模式 构建园区集成服务新生态
“客户在园区服务驿站就能实现车辆检测、过户、挂牌等一站式服务,不仅方便了客户,也减轻了我们商户的工作量,让我们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营销和服务上。”位于跨域黄河商都园区的二手车经营者于连伟感慨道。
这一显著变化的背后,得益于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围绕园区特色产业和企业需求,拓展“产业链”的个性化服务之一。近年来,齐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企业建设和发展需求,通过加强“场所建设 事项服务 管理运行 政策服务”四维标准化助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涉企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集成服务平台,全面赋能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覆盖众创产业园、跨越黄河商都等6处园区标准化企业服务驿站,服务辐射1018家企业。
推进场所建设标准化,夯实企业服务基础支撑。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网络、有宣传”的基本要求,制定驿站场所标准化建设指引。园区按照指引,利用固定办事场所或独立办公空间,配备前台、窗口等标准化设施和电脑、打印机、自助服务终端等业务办理设备,打造标准化驿站服务大厅,并接入互联网及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申报功能,满足企业“一站式”办事需求。同时,明确驿站企业服务专员认定要求,每个园区配备至少3名专职企业服务专员,经县行政审批局统一培训,考核认证后上岗,与各涉企部门常态化联动,承接下延业务,拓展增值服务。
推进事项服务标准化,全面赋能园区企业服务。按照“下延业务 增值服务 个性服务”的形式,打造重点园区事项服务标准化清单,全面赋能园区企业服务。梳理市场准入、食品、医疗器械、项目建设、税务、公积金、医保社保等领域下延园区的涉企业务,形成61项标准化下延事项清单,并采用动态更新的模式及时调整清单。针对园区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才难招引、融资成本高等共性问题,拓展人才、金融、法律、科技、诉求等6大类增值化服务清单。如众创产业园成立“张静调解站”,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10余次,与13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先后召开银企对接会20余场,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此外,围绕园区特色产业和企业需求,积极探索“产业链”个性化服务,如众创产业园定期举办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会,帮助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建立联系,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与齐河职专联合成立产教融合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推进管理运行标准化,确保驿站运行规范有序。健全完善驿站各项工作机制,确保园区企业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有序、服务到位,驿站运行标准规范,持续拓展。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选拔1名红色CGO和11名部门服务专员,组建企业服务队伍,与驿站企业服务专员专职对接,实行双专员联动机制,形成“县政务服务中心远程支持、管理团队跟进服务、站内专员常态服务”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帮代办服务。围绕服务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完善帮办代办、一次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配套工作制度,强化驿站日常管理。实行“驿站收集—专员对接—部门协同”的涉企诉求闭环处置机制,驿站服务专员、政务服务专员及各部门联动、业务定制,提供高效服务。此外,为更好地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制定企业服务驿站评价内容和评价细则,联合各行业重点园区主管部门及属地镇街,每年度对驿站的建设运行、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遴选出一批优质企业服务驿站,作为企业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样板,以点带面深化改革成效。
推进政策服务标准化,建立“直通快享”兑现机制。构建“线上 线下”双轮驱动服务模式,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切实打通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线上强化“政策通”平台应用和政策法规库,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线上“全量集成”、“一键查询”、“精准推送”、“不来即享”等服务,实现843项政策法规集中汇聚、一键可查,350项惠企便民政策全量归集。线下组建红色讲师团,立足企业群众需求,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形成“党旗红”“活力蓝”“高速绿”“创富紫”“幸福橙”五色政策“菜单”,企业群众按需“点单”,红色讲师团按单宣讲,实现惠企便民政策直达快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