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外贸业务员离职率为啥这么高?老板和业务员都该看看这篇大实话!

后台经常收到粉丝吐槽:“公司留不住人”“干得心累想跑路”……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外贸行业离职率这么高?到底是谁的问题?又该怎么破局?

一、业务员为啥想跑?5个扎心真相“钱少事多画大饼,老板当我永动机”很多老板觉得外贸就是“低成本高回报”,招个业务员恨不得半年干出百万业绩。目标拍脑袋定(比如200万突然涨到650万),资源却不给够(连个邮箱管理软件都要吐槽你“乱花钱”)。业务员白天开发客户,晚上写周报,周末加班回邮件,最后提成还被砍半(比如分成模式变更),换谁不寒心?“带团队?我就是个背锅侠!”有些老板嘴上说“你负责外贸部”,实际老板娘一手抓决策,业务员连报价权都没有。更坑的是,带新人没奖励,业绩差全算你头上(参考案例里背锅的外贸经理)。新人留不住?老板反而怪你“不会管理”——合着工资只买我一个人的劳动力,却要我干HR 培训师的活?“工厂模式坑死人,客户资源带不走”现在流行“外贸托管”,业务员用工厂邮箱开发客户,表面看机会多了,实则提成被分走一半,客户还不是自己的。离职?客户归公司;留下?一人干5家厂的活。这种模式对老板是稳赚,对业务员纯属消耗“外行指导内行,天天搞形式主义”老板迷信“第三方培训”,每周让业务员写花式周报、搞内部PK,结果开发客户的时间全耗在PPT上。真正的痛点(比如产品培训、客户资源)反而没人管。“行业浮躁,新人熬不住”外贸小白前半年基本在学产品、发阿里,没单子就被骂“不上进”。好不容易开单,公司又嫌“单小利润低”。年轻人一看没盼头,不如考公考研去!

二、老板们,留人得先懂人性!分钱要公平,别玩“提成魔术”案例里的业务员第一年赚几十万,第二年模式一变收入腰斩——规则可以改,但不能让员工觉得被割韭菜。建议:提成比例透明化,提前签协议;客户资源可继承(比如离职后分阶段移交,给业务员过渡期)。要么给权,要么给钱让业务员负责团队?给人事权 利润分红;只想让人干销售?就别塞一堆行政杂活。记住:员工可以接受忙,但不能接受瞎忙新人培养,老板得掏真金白银招个小白,至少给1年成长周期。前期亏钱正常(参考案例里9个月才开单),但可以通过:基础工资 阶段性奖金(比如学会产品知识奖XXX元);老员工带新人奖励(每培养一个转正业务员奖X万)。少点“家族式管理”,多点专业度老板娘管财务,老板管生产,外贸请交给专业的人。夫妻店最大的坑就是:决策看心情,甩锅第一名

三、业务员:离职不是唯一出路

如果你也在纠结要不要走,先问自己3个问题:

当前公司有没有“不可替代的资源”?(比如独家产品、优质客户池,能让你积累行业资本。)你的困境是行业通病,还是公司特供?(如果全行业都卷,跳槽可能更糟。)手上有多少筹码?(客户资源、行业经验、语言能力…没攒够资本前,忍也是一种策略。)

建议行动:

和老板谈条件:比如减少非业务工作、争取客户资源所有权;偷偷提升自己:学供应链、考外贸证书,为跳槽或单干铺路;心态放平:外贸是长跑,前几年沉淀比赚快钱更重要。最后说句大实话

外贸行业离职率高,本质是信任撕裂——老板怕业务员带走客户,业务员怕老板卸磨杀驴。要破局,要么公司把员工当合伙人,要么员工把自己当老板。

各位老板,员工不是成本,而是资产;各位业务员,要么狠心走,要么狠心留,别在纠结内耗中浪费青春。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吐槽或支招!

#外贸##职场##离职##工作##美称对华关税已达245%有多荒谬#

PS:本文案例来自粉丝真实经历,细节已模糊处理。如果你也有职场困惑,欢迎私信我,下次可能翻牌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