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边界内构建护城河:招联如何用科技破解高质量增长方程
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整体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早已突破万亿元大关。但伴随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容,行业日渐饱和,为了应对利率收窄、存量竞争压力增大的挑战,各类消费信贷机构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精准定位,努力在新的行业环境中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
从目前市场上经营消费金融业务的企业主体来看,银行、互联网企业、持牌消金公司打出了不同的经营策略:主营信用卡、个人信用贷款产品的银行机构凭借资金成本低、网点覆盖广的优势,持续扩大消费金融业务;京东、度小满等互联网平台受联合贷款新规约束,将业务重心转向助贷和技术输出;持牌消金公司则充分发挥“正规军”优势,深入挖掘、链接消费场景,在寻增量、保存量的过程中努力打拼。
在31家现存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以蚂蚁、招联、兴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中,作为由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的合作典范,招联精准把握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脉搏,依托金融科技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力,实现了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实践,走出了一条“技术驱动高质量增长”的进阶之路。
数智引领:打造降本增效新引擎
自2015年成立以来,招联便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纯线上”消费金融发展路径。彼时,在以传统线下展业模式为主导的行业背景下,这一选择具有开拓性意义——乘借着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招联得以突破时空限制,进一步强化普惠金融的渗透力度,同时轻资产运营也使得业务开展更灵活。原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曾在署名文章中高度评价招联的创新模式:“2015年,招联率先探索纯线上业务模式,标志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
在以“云技术”为基础的消费金融系统和运营服务体系的支撑下,招联在业内率先实现“去IOE”,并逐渐形成了IT驱动、产品创新、智慧服务、互联网风控、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催收、数智化消保等核心能力,以技术杠杆重塑成本优势,助力招联持续构建业务壁垒。
以互联网风控为例,基于领先的金融科技优势,招联通过深度挖掘内外部数据资源,自主打造了覆盖风险管理全流程、多层次的“风云”风控系统,能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不同场景的消费进行智能分级、自动校验、模型评分,从而制定差异化的风险策略,并对欺诈、伪冒、套现等行为予以有效拦截。除此以外,招联还先后打造了“GPS渔网”“智能图谱风控”“图数据库防欺诈系统”“敏捷防御机制”等众多科技应用,进一步控制风险、减少坏账损失,有效降低每笔交易的平均成本。目前,招联的欺诈伪冒账盗率BP仅为0.0002,远低于行业水平。
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演进,消费金融正经历从“流量红利”向“体验深耕”转变的关键时期,以需求感知和价值延伸为核心特征的智能交互体系,在提升服务效率、增强用户体验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在以技术温度重塑服务逻辑的新阶段,招联不断打磨产品服务,创新推出了以“自信”和“自愈”为代表的数智化“自服务”体系。其中,“自信”服务支持客户7×24小时自主增信,通过AI语音助手的高效指引,让客户在传统机构无法提供信贷服务的时间里能够完成认证和审批,目前已为超1500万名客户降价或无条件减免利息。而“自愈”服务则主要聚焦贷后管理,通过金融科技深入了解逾期客户的需求和困境,从而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还款方案,不仅为客户排忧解难、呵护信用,也能让客户感受到尊重与关怀。
2023年,招联推出行业首个开源大模型“招联智鹿”,后经两次迭代,招联再次推出8B、70B两个参数版本的大模型“招联智鹿二代”,进一步提升大模型处理复杂业务场景、提供精准解决方案的能力。其中,“招联智鹿二代-70B版本”不仅能够全面理解金融术语、市场动态和监管政策,还在意图识别、风险管理、合规审核等特定任务中表现突出,同时进一步赋能招联“自服务”体系,助力持续提升客服效率和用户体验。在AI技术的深度赋能下,招联智能客服能够精准“共情”用户情绪,理解“言下之意”,确保用户需求即时响应、用户难题精准化解,成为招联提升数智化服务效率、重塑用户体验的关键引擎。
科技赋能:开拓社会价值新蓝海
当消费金融行业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企业的价值坐标正从单一的商业逻辑向“义利共生”的可持续模式跃迁。近年来,招联逐步加强科技能力输出,不断探索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路径,为行业树立金融责任新标杆。
据了解,基于大模型、机器人等成熟智能技术,招联打造了包括资产管理、智能作业、三司平台、质检、职场管理在内的数智化贷后管理体系,形成了一系列特色能力和工具。在服务自身业务的同时,招联将贷后管理能力产品化,目前已与超100家金融同业机构达成合作,助力构建合作共赢的金融业态。
着眼更高的维度与更广的视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不仅正在重塑金融服务,也为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对于掌握技术先机的企业而言,这是探索ESG创新实践、拓展技术应用半径的又一战略机遇。
在绿色环保领域,招联综合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物联网、视觉识别、AI外呼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推出“绿元”餐厨垃圾智能收运平台,助力提升餐厨垃圾的收运效能和全链路监管问题,实现行业唯一“AI视觉称重”,助力环保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治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招联紧跟时代步伐,将技术普惠延伸至中医领域,以智慧医疗破解基层难题。2024年12月,招联发起研究并组织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共同打造智能中医诊疗大模型“仲思”,专攻中医药领域,赋能中医问诊提质增效与现代化转型。据悉,“仲思”大模型是“招联智鹿”在大模型应用领域的首次异业赋能,是传统中医诊疗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成果。
以中医诊断场景为例,“仲思”大模型通过医患间的自然对话,即可实现高效语义解析,自动生成全面且精确的病历报告,并根据病历结果辅助医生提供有专业依据和参考价值的辨病建议。据了解,“仲思”大模型不仅可以提升诊疗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人为记录可能产生的误差,确保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医疗建议的专业性。
目前,“仲思”中医系统已在深圳20家社康中心应用,计划后续扩展至全国超百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有助于解决当地医疗资源匮乏和医疗水平不高的问题。
可以看到,在消金行业从规模红利向价值创造转型的十字路口,已有先行者破解了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招联以“向内深耕技术壁垒,向外拓展责任半径”为突破口,将技术基因融入普惠金融的毛细血管,而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化和ESG理念的普及,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也给从业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招联的数智化实践,是行业发展从“量”向“质”转变的典型缩影,为行业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