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万元/个,车位成热销楼盘“配货”
4月22日,位于东中环的首开臻礼著四批次68套房源取证,并将于本周末开盘。置业顾问给正在看房的李女士发来了这批次的开盘价格:建面约117㎡户型,370-410万元(带一个车位);建面约140㎡户型,460-490万元(带一个车位)。
李女士进一步追问,“不要车位的话,房子多少钱?”
置业顾问没有直接回复这一问题,只是说:“这样不划算,和带车位的价格基本一样。”
“没有进行明确的捆绑销售,但变相传递了要一起买的信号。”李女士没有想到,有一天,车位正以“配货”的角色出现在房企的开盘价格方案中。
多个项目“车住同售”,价格约11-30万元
这并不是首开臻礼著第一次实行“车住同售”。
今年初,一位购买了项目二批次的业主就告诉发哥:“对比一批次相近位置的房源价格涨了4万元,但销售的话术是,绑定车位11-14万元/个,房价就可以优惠一个点。当时,大多数人算下来,约等于没涨,也就接受了这一开盘销售方案。”
但到了3月,首开臻礼著的置业顾问在给客户的报价中,车位一下涨到“55万左右”,后因客户反对声音太大,才把车位价格“打下来”,与之前持平。
▲首开瑧礼著置业顾问发布的消息
首开臻礼著,也并非当前唯一一个实行“车住同售”的项目。据发哥不完全统计,近期在售的新项目中,还有澳南锦江序、华润中环天宸、招商锦城序都增加了“车位配货”,其中,澳南锦江序车位报价15-20万元、华润中环天宸和招商锦城序均价约14万元;顺销项目中,包括中海云缦源境、远达天宸名邸等同样采纳了这样的销售策略,车位价格分别约12万元/个和30万元/个。
“车住同售”背后:对利润和去化的双重渴望
那么,为什么开发商更倾向于将车位和住宅“捆绑”在一起进行销售?
首先,便是市场向好,让房企想把原来去化困难的车位解决掉,缩短整个项目的销售战线。要知道,过去10年的项目中,不少项目的车位比都达到了1:1.5,一些高端项目的比例甚至达到了1:2。较大的供应和不足的需求,让车位滞销几乎成为摆在每家房企面前的难题,降价、再降价,已是每个小区车位的必经之路。
以东三环某小区为例,5年前小区第一次卖车位时最高价约10万元,到了后来的5万、4万,清盘时人防车位的使用权卖到了最低的1.5万元。
进入2025年后,市场局面则有所不同。
一些流量较好的住宅项目,选择了“车住同售”。因为,以住宅部分给出优惠 车位进行一体化销售,既能缩短整个项目的销售战线,也避免了车位价格后期下行的情况出现。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目前实施的税收政策,把住宅优惠的部分“涨”在车位上,房企也能少交一部分的增值税,可谓“双赢”。
与此同时,车位还成了一些项目的利润增长点。以首开臻礼著为例,此前报出车位“55万”的价格背后,正是华润以20400元/㎡的楼面地价拿下旁边的50亩地块,算上建安等成本后,预估成华区未来房价要达到3.9万/元㎡的说法,便在坊间传开。这便直接带动了周边项目的“集体兴奋”,从首开臻礼著到澳南锦江序,无不有了从车位上找利润的想法。
位于大源西的远达天宸名邸同样如此。在招商蛇口以31700元/㎡的楼面地价拿地后,项目便迅速收回了优惠,车位涨到30万元一个,且住宅跟车位需要绑定销售,根据户型不同,分别绑定1-2个车位。
发哥点评:
别让“车位配货”成房企口碑“绊脚石”
从上述几个项目近几次的开盘的情况来看,“车住同售”依旧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不过,发哥想呼吁所有的房企,是成都楼市基本面的向好,给了“车住同售”的底气,千万别“钻政策空子”,更阻挡自己的销售。
去年4月,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出台新规,优化车位配比规则,将原来执行的不低于1个/100㎡(二环内每100㎡配1.0个车位,二环外每100平方米配1.2个车位),优化为采取按套型面积配置车位,已经降低了开发商的车位销售难度。
2024年,10月15日,成都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商品房车位去库存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车位多元促销,“通过购房送车位、车位优惠、购车位送优惠券等方式进行联动促销。”
▲《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商品房车位去库存若干措施的通知》相关政策
但请注意,政策出台的关键词是“优化”和“促销”,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只有真正匹配市场价格、让购房者感受到实惠的车位价格,他们才会愿意为“车主同售”买单。
一旦再有类似“55万天价车位”的情况出现,让购房者产生“韭菜”的体验感,房企失去的不止是当次开盘的业绩,进而失去的还有客户的口碑,以及市场的话语权。
这与政策的初衷不符,也终究被市场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