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内循环,有哪些新机遇?

2025年,在川普的关税大帮下,全球贸易体系将发生巨变,在全球化退潮、外部开始构筑贸易壁垒的情况下,推动内循环就是必然选择。

事实上,早在2020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内外双循环”概念之时,就明确提出了“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相互促进”的大战略。

放眼全世界,能够真正实现超大规模、高效内循环的大国,就只有美国和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拿外贸依存度,也就是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重作为一个观察指标,按照黄奇帆的说法是,一个经济体如果对外依存度超过60%,就属于外循环为主,而低于40%,就是内循环为主。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2006年曾经高达71%,此后一路走低,到2016年首次降到40%以下。去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仅为33%左右。

对比之下,这个水平和日本36%何英国39%差不多。而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发达国家是德国70%和韩国74%,一些新兴经济体比如越南,对外依存度达到了147%,也就是整个国家都指望着出口吃饭。

只有美国,在内循环的实力上遥遥领先,2023年,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5%,即便如此,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

这也是为什么川普敢拿着关税大棒,四处施压。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就是川普为所欲为的底气。

所以在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外部环境不确定加剧的情况下,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构建的韧性经济,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

而中国对外依存度也已经没那么高,而且中国的14亿人的大市场的消费潜力仍巨大,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仅38.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5.3%,也远低于美国的68%、日本的55%。

所以内循环的核心就是要激活国内的需求和消费意愿、优化供给侧改革、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以及政策的共同发力,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我们先回顾下上一轮2018年美国贸易战的影响及带来的机遇。

2018年川普发动第一次贸易战之后,短期对美出口还是受到一定影响,2019年对美出口下降,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不过2020年疫情下中国供应链恢复,美国需求激增,2021年全球供应链中断,中国替代效应显著,尤其是机电产品和家居产品;2022-2024年,美国通胀高企、去库存导致需求减弱,但是中国对美出口仍具有韧性,“新三样”(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支撑增长。

2018年贸易战之后,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降低了对美的依赖,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9.2%降低至2024年的约14%。高附加值产品崛起,比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增加,以及新能源领域领跑。此外,加速了产业链自主化,比如半导体、高端装备领域的国产率提升,比如华为和中芯国际。

那么,这一轮对等关税冲击下,同样中国将逐步降低对美的依赖,对东盟、欧盟、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将加大合作。

此外,经济要实现内循环下,国内市场将存在哪些机会?

在科技自主可控领域,国家将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半导体、生物医药、云计算等科技领域有望实现突破,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将继续推进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以及交通、能源等传统基建领域,将迎来投资热潮,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消费升级领域,国内企业有机会通过提供更高品质、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国内大多企业过去一直通过低价内卷来竞争,未来这种模式很难再生存了,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未来想要赚钱,需要产生差异化优势,想要产品跟别人不一样,那就要往高层次去满足人的需求了,比如文化的、精神的、娱乐的这些方面。

今年哪吒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作品,一下子卖了150亿元,还有去年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在全球也特别火。如果能有工匠精神去打磨好的产品,自然有人愿意高价买单。

泡泡玛特凭借盲盒模式和自有IP“Molly”,将中国潮玩推向了全世界,同时满足了国内年轻人的收藏和社交需求。

霸王茶姬、茶颜悦色通过包装设计融合京剧、书法等国风文化元素,打造“东方茶饮”标签,就可以有高溢价。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赋能,中国有那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利用,从过去的制造能力向创意和创新去转变,打造高溢价产品。

还有就是我国单身人口已经超过3亿人,相当于美国人口之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行、单身公寓、宠物经济等,这些已经成为当下的现实生活,单身人群更愿意为体验经济和情绪价值买单,推动文化娱乐、旅游、兴趣消费兴起。

比如单身人群将情感需求投射到宠物身上,催生了宠物行业3000亿元的市场,比2023年增长了7.5%,2024年,宠物食品仍然是宠物消费市场的最大部分,在所有宠物相关消费中占52.8%。而且美国仍然是中国第一大宠物食品供应商,占比69%以上,所以未来宠物行业尤其是宠物食品行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还有文旅消费,大家看到很多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纪念品都是类似的,所有古镇都很像,文旅也有转型升级的需要。像浙江乌镇将江南水乡从观光目的地转型为文化体验平台,通过戏剧节、当代艺术展等IP活动吸引高消费人群。

民宿品牌"花间堂"则将各地传统建筑改造为精品酒店,每间客房都融入当地手工艺元素,客人可参与扎染、制香等非遗体验活动,平均房价可达普通经济型酒店的5-10倍。

此外,就是养老服务这块,中国已经是老龄化社会,而且未来的人均寿命可能越来越长,所以养老服务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一些原本为日本、欧洲市场提供养老护理产品的企业,如康力源医疗,开始将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转向国内市场。不同于简单的产品内销,这些企业更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推出"智慧养老"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健康监测,结合社区服务网络提供上门护理。

还有很多企业开发智能化的适老产品,比如可升降的马桶椅、防滑浴凳、智能按摩仪,还有能够提供护理和陪伴的服务机器人等。养老服务的内销转型关键在于从产品思维转向服务思维,从标准化供给转向个性化解决方案。

房地产行业也是中国内需的巨大引擎,其产业链条完全本土化,而且改善型的需求仍持续释放,所以国家提出要稳定和激活房地产市场,将其视为提振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一环。房地产的升级与城市更新,包括高品质住宅开发与老旧小区的改造,推动相关产业链升级。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打破低价内卷模式,多一些创新、多一些工匠精神打磨产品,多一些文化创意,多一些情感链接等。

其实,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还有多个细分行业可挖掘,比如智能家居、可穿戴产品等等。

你觉得内循环还有哪些行业存在发展机遇?

在经济大转型过程中,家庭财富正在发生大迁徙与大洗牌。

二季度会有哪些刺激政策?什么时候?有什么影响?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机会?

公开场合不便多说,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

累计10 场干货直播,10 位行业大咖,

价值3999元的直播课堂,本周限量免费开放。

我们一起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找到确定性机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