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05-03 09:08萤火虫亮相,我对两厢车绝望了

自带 " 六眼飞鱼 " 的蔚来两厢小车——萤火虫,理所当然地成了车圈内外的网红。在上海车展,被 " 六眼飞鱼 " 种草的观众,争相坐进萤火虫的座舱,看到了它 " 萤光胶囊 " 的简洁设计语言,体验了它搭载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当然也被整辆车的空间能力所折服。

但在偏爱大空间的中国汽车市场里,包括萤火虫在内的 " 精致小车 " 显然难以成为撼动汽车市场的爆款。这些不太贵但也不太值的小车,最多只能成为 " 一人食 " 的城市通勤利器,或者有车家庭的 " 后备用车 "。

今年上海车展里,蔚来旗下的新款纯电小车萤火虫,毫无疑问是全场人气最火的展车之一,哪怕这辆小车自从去年年底的 NIO Day(蔚来一年一度的官方用户聚会)正式亮相之后,一直备受争议。

除了那三颗神似 iPhone 摄像头的 " 三重奏 " 大灯,这款小车的造型设计与蔚来格格不入,还因为其小电池包无法与蔚来主品牌共享换电体系,让围观的车圈爱好者们看完内心五味杂陈。

争议的焦点还有售价。

最初亮相时,萤火虫抛出 14.88 万的起售价,创下蔚来最便宜的单车价格——但对于一台轻巧的两厢车而言,未免超出了消费者预期太多。不少蔚来粉丝失去信心:" 有这十几万,我买它干嘛?"

当然,真香定律在这只萤火虫身上猝不及防地 " 虽迟但到 " 了。

亮相四个月后,上海车展前一个周末,饱受争议的萤火虫正式登台,带着直降近 3 万元的让利杀入两厢车市场,丑萌的 " 六眼飞鱼 " 转眼就变成眉清目秀的人气王,充分演绎 " 降价可遮百丑 "。

官方介绍里,"firefly 萤火虫 " 是源自蔚来的智能电动高端小车品牌,直接和宝马 MINI、奔驰 smart 对标,甫一出场就搅动了两极化分明的小车市场的神经。

但,流量不断,销量未明,它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难题才刚刚开始。

一方面,2024 年成立 10 周年之际,蔚来全年净亏损达 224 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尽管老板李斌气定神闲地表示 " 家底儿还能撑一年 ""2025 年第四季度能盈利 ",但这番乐观,并未给市场和资本的担忧降火。

另一方面,被视为 " 代步神器 " 的两厢小车价格带分化明显,低于 10 万元的跑量小车不愁销量,高于 10 万元的精品小车却曲高和寡。

更何况中国人有着 " 以大为实 " 的买车观念,两厢小车多年以来都是汽车市场里的小众单品。面向全球市场设计的萤火虫在国内能否拥有体面的销量,恐怕没有谁能用同样的气定神闲,给出一个乐观的答案。

那只自带流量的萤火虫

掰着手指头数,今年上海车展的新车数量依然不少,合资车企和新势力车企都在铆着劲制造亮点。

而自带魔力的萤火虫,从车展一开幕,就被来来往往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借用萤火虫设计师、蔚来设计高级副总裁 Kris Tomasson 的话,萤火虫的辨识度 " 将随实车体验快速被接受 "。

这句话目前来看已经一语中的。降了价的萤火虫,同时官宣最快明年接入蔚来的第五代换电站,此番操作给竞争对手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有媒体报道称,价格和性能与萤火虫相似的大众 ID.3,其项目组在萤火虫上市当晚连夜加班商讨对策。

人来人往的蔚来展厅里,被 " 六眼飞鱼 " 种草的观众,争相坐进萤火虫的座舱,看到了它 " 萤光胶囊 " 的简洁设计语言,体验了它搭载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当然也被整辆车的空间能力所折服。

根据官方介绍,萤火虫整车拥有 27 处储物空间," 掀开座椅就能放东西 "。而为了给座舱腾出空间,萤火虫在设计上缩短了车辆前悬和后悬的距离,翻折后排就能得到超过 1253L 的纯平空间," 甚至能塞进一张充气床垫 "。

很显然,萤火虫虽小,却也在使尽浑身解数,试图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国人的大车情结。

小车变成空间大师,这一点和曾被称为 " 两厢车之王 " 的本田飞度很是相似。2001 年诞生的飞度,在设计上通过压缩发动机舱、悬架系统等机械空间,将并不大的驾乘空间无限扩大。本田的设计师还将魔术座椅带到了飞度车内,后排坐垫、靠背都可以单独调节,主打的就是经济实用。

后来的故事尽人皆知。集满动力、颜值、空间等优点,飞度上市第一年,便成为当年日本汽车市场的爆款,并在三年后进入中国市场时,掀起了一股两厢车风潮。

而随着飞度带来的热度复制到了全球," 尽量扩大驾驶空间,尽量压缩机械空间 " 的 "MM 设计理念 ",后来也被友商们不断模仿,成为设计两厢小车的经典套路。

今天人气正旺的萤火虫,俨然也有当年飞度刚亮相时的势头。只不过作为带电的后来者,萤火虫并不甘心成为普普通通的城市代步车——用李斌的话来说,萤火虫是一辆高端化的轻奢小车,且 " 比 smart 更 MINI,比 MINI 更 smart"。

但在偏爱大空间的中国汽车市场里,轻奢小车目前仍然只是 " 小透明 ",大多数车型月销量只在百位数;反观那些主打城市通勤代步的两厢小车,能称得上爆款的,顶配车型的售价基本不超过 10 万元。

好消息是,萤火虫将在今年 8 月推出价格更低的电池租用(BaaS)版,起售价有望打入 10 万元以下的区间。

但即便如此,外界也难以超前地给萤火虫的销量作出预测——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家用车市场正不断刷新着价格底线,谁又知道两厢车本就狭窄的受众,是否会转过头来去拥抱空间更大、更有性价比的车型?

燃油两厢车,时代的眼泪

萤火虫能否卖得好尚未可知,但纯电两厢小车之间的竞争却很是激烈。上海车展的展台里,几乎所有生产电动两厢车的车企都在卖力地推销自家的产品," 希望能够讨好更多的年轻人 "。

比起电车车企的卖力宣传,曾经火爆的两厢燃油小车,似乎早已被市场淡忘。今年上海车展里宣发的新版本田飞度倒是有几分流量,但也只是因为造型设计过于别致,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

必须承认的是,在轿车和 SUV 中夹缝求生,两厢车在今天很难成为大多数中国家庭的购车首选。不少被奉为经典的两厢燃油小车,也早早就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今年 3 月,福特中国发布了一则官方通告,宣布旗下的两厢车型福克斯将在今年 11 月正式停产,且没有继任车型。

这个消息,很快在社交媒体上炸出了一波回忆杀。有人对此感到惊讶,感慨 " 这么经典的车型也告别了 ",也有人觉得停产实属意料之中——百年车企福特老早就明确表态称,包括福克斯在内的 " 无聊 " 车型 " 不会再继续生产 "。

过去和福克斯同台竞技的竞品们,如今的市场地位也一落千丈。本田飞度尚且能靠 " 平民跑车 " 霸屏销量榜单,丰田旗下的两厢车已经多年没有换代,主打家用的日产骐达渐渐失去神车光环,兼具颜值和实用的大众 Polo 如今变成了一副中年男人的老派模样 …… 燃油车时代里的两厢小车爆款们,即便你今天产生了那么一点购买欲,也很容易找到劝退的理由。

燃油车盛行的年代,两厢小车方便、灵活、省心,毫不意外地成为许多城市人的第一辆车。在当时,不少两厢轿车的价格亲民便宜,有些车型的顶配售价甚至不到 10 万元,直接解决了不少城市打工人的出行刚需,哪怕这种车 " 完全不是正统 "。

毕竟,在那个价格战还很遥远的年代,你的兜里若只揣着 10 万元,遍寻琳琅满目的轿车市场,大概也只能从热门的合资品牌中,勉强够上一辆 " 丐版 " 的紧凑型家庭轿车。

某种程度上,那也是两厢车为数不多的巅峰时刻。

随着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SUV 风开始在国内盛行,两厢车的吸引力被同样 " 没有屁股 " 的 SUV 牢牢吸走,市面上流通的两厢车开始洗牌,卖不好的渐渐停产,卖得好的日趋无趣。此举使得消费者更快地做出决策——咬咬牙就能买辆体面的小型 SUV,还要什么两厢车?

电动化时代到来后,带电的两厢小车成了燃油两厢车的平替,使得两厢燃油车更进一步加速溃败。就连燃油车企为小车鼓吹的 " 小钢炮 " 也不再管用,毕竟当下所有的纯电动车企,都敢给自己的电车定位为零百加速排行榜上的王者。

实用性被完全取代,驾驶乐趣也比不上,燃油小车在市场上立足的理由似乎只剩下 " 精品 " 二字。只不过残酷的市场现实并不会为精品燃油小车留下多少面子—— BBA 用心打造的入门级精品两厢小车,无一例外成了品牌转型的牺牲品。

小巧精致的两厢车,还能 " 卖得体面 " 吗?

燃油两厢车变得毫无存在感,带电的两厢车却让市场变得更加红红火火。乘联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 A00 级轿车批发量达到 125.57 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 41%;国内零售数量 125.79 万台,零售累计增幅 32%。

这样的繁荣在今年上海车展现场随处可见。" 四叶草 " 展馆的另一头,五菱展出多款纯电动小车,显眼的毛茸茸小车让不少人驻足围观。而离萤火虫不远的 MINI 展台,也挤满了前来打卡这辆经典英伦小车的车迷们。

精巧的两厢车本是欧洲人的最爱。统计数据显示,高端精品小车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 1510 万辆,而在欧洲就卖出了将近 500 万辆。

欧洲人喜欢小车的原因很多,比如城市老楼多、路窄道弯,只有小车更方便行驶和停放。当然也因为欧洲的油价贵,不少欧洲国家还对高马力、高油耗车型征收高税费,使得欧洲人更喜欢 " 小而美 " 的两厢车。

反观国内,中国人对汽车尺寸的主流追求仍然是以 " 大 " 为先,两厢车再小巧精致,受众范围始终有限。

即便国内的用车场景千变万化,精致小车的需求仍然偏少。比如,在国内足够宽敞的道路条件,两厢小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没有太多表现意义;又比如,新势力车企都拥有的智能泊车功能,也解决了新手司机们的停车麻烦。

更不用说中产家庭买车时,还要考虑汽车的家庭属性——中国人开车出行大多倾向拖家带口,更关心续航、省电 / 油、大空间和价格这些实用性极强的刚需属性,颜值精致与否反倒是其次。

从这个角度来看,包括萤火虫在内的精致两厢车,显然难以撼动汽车市场的格局。这些不太贵但也不太值的小车,最多只能成为 " 一人食 " 的城市通勤利器,或者是有车家庭的 " 后备用车 "。

而对渴望实现盈利的蔚来来说,这只萤火虫当然寄托了扭亏为盈的期望。只不过能在全球范围内贡献多少业绩,终究只能由复杂的市场环境来回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福里斯特,编辑:安菲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