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黄一鸣再次强调,自己没有敲诈王思聪,只是跟他要了200万而已

黄一鸣再次强调,自己没有敲诈王思聪,只是跟他要了 200 万而已,近日,网红黄一鸣在最新的直播中再次语出惊人,针对此前与王思聪之间的风波进行 " 澄清 ",她表示自己从未讹诈过王思聪。

并称:" 如果要讹诈,最起码要一个亿,我只要两百万而已。" 她解释,这笔钱包括她的上学费用,以及养孩子的支出,虽然她的语气轻描淡写,甚至带有几分调侃,但这番话一出,瞬间点燃了舆论的火药桶。

对于普通人来说," 两百万 " 已经是一笔相当巨大的数额,而在黄一鸣口中,这却被包装成 " 理所应当 " 的请求,甚至对比之下显得 " 很便宜 ",更令网友质疑的是,她的这番话反而坐实了此前关于 " 以孩子为筹码向王思聪索要抚养费 " 的传闻,只是她试图将之合理化,用 " 上学 " 和 " 生活成本 " 来淡化其行为的性质。

她或许想表达一种 " 我并不贪心 " 的逻辑,但公众听到的却是赤裸裸的利益计算,这种在直播间轻松抛出的 " 要价式表白 ",既削弱了事件的情感基础,也放大了权力与资源不对等下的伦理问题,一个生命的诞生本应是两人共同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变成一个流量叙事中的讨价还价筹码。

王思聪虽身为公众人物,身家显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必须接受以舆论为武器的 " 公开讨债 ",同样的,黄一鸣作为孩子的母亲,当然有权为孩子争取合理的生活保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方式和姿态,当 " 养孩子 " 的责任变成了对话语权的操控,当两百万被拿来当成 " 比敲诈还体面 " 的证明时,整件事便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和尊重。

这起风波不仅是一次网红与富二代的对峙,更是社交媒体时代关系与利益博弈的缩影,在直播间里、镜头之前,真相与情感越来越被流量逻辑吞噬,争议反而成了最大的资本,黄一鸣的言论,或许短期内赢得了关注,但也让人反思:在无止境的曝光和自我炒作中,底线和尊严是否正在被一点点消耗?

舆论的目光终将移开,但孩子的成长、当事人的选择、公众的认知,却会被这些片段永久地打上烙印,你觉得,这样的 " 公开讨债 " 行为,真的合情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