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义诊下村寨 情怀暖人心

来源:环球网

春风和煦、万物生机的四月,在“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保膝联盟系列专家讲坛(广东潮汕站)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关节退变与损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保膝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班”结束后,广东省中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杨伟毅教授利用休息时间,带领两名研究生学生,深入广东潮州市湘桥区上埔,为 93 名骨病患者开展“爱心义诊进村寨,乡亲健康有‘医’靠”活动。

三代行医,二十年坚守,彰显中医世家的温暖情怀,杨伟毅教授被一家三代从医,医术精湛,“医者仁心”的家训得以代代传承。一颗仁心,延续三代,笔者在义诊前与杨伟毅教授谈起世代从医之事,杨伟毅教授郑重地讲述了家族中祖父、父亲以及他三代从医的历程。

祖父是解放前的老中医,历经新旧社会,在五十多年的行医岁月中,于那个医疗资源匮乏的时期,老人凭借传统中医守护了当地百姓的健康,深受百姓敬重。

“幼年时父亲便对中华国粹中医医学满怀兴趣。”提及父亲,杨伟毅教授满怀敬仰。他父亲来自潮汕,杨家老一辈极为重视子女教育,幼年的父亲早早被送入当地私塾读书。父亲热爱读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接触了《皇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华中医药学典籍。书中详尽记载的中医古方深深吸引着父亲,他将所有古方抄录背诵下来的同时,更萌生出让杨伟毅长大成为中医、治病救人的愿望。

2025 年 4 月 27 日上午九时,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上埔村人头攒动,街道两旁男女老幼坐在五颜六色的小板凳上,满是前来就诊的乡亲,大家自觉排起长队,等待着包括国家级优秀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杨伟毅教授在内的 3 位医生抵达现场,通过咨询、号脉、看片、生活方式引导、中医药文化宣教等形式,为潮汕家乡父老乡亲呈上一场家门口的“中医盛宴”。

活动现场,近百名患者同享杏林春风,感受来自广东省中医院专家学者们的高水平的诊疗与治疗特色。其中声名远扬的“杏林”弟子杨伟毅主任,依旧运用正骨特色手法,“稳、准、快”地为百余位患者进行诊治;杨伟毅主任与其两名研究生学生凭借精湛医技,让近百位骨伤患者领略到中医的独特魅力,深受广大乡亲的认可。

据了解,广东省中医院运动医学科,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致力于打造华南地区的肩关节疾病诊疗中心、保膝中心以及关节镜运动医学诊疗中心。

该科室由国内知名骨科专家杨伟毅教授领衔,医疗阵容强大,涵盖多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及专业护理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他们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作为广东省中医院重点科室的运动医学科,在全国患者心中声誉很高,就诊者众多,床位紧张。杨利毅教授表示:“要改变多年来人们认为中医是‘慢郎中’的成见,作为行业引领者,就得想办法让这个‘慢’字快起来。”

作为广东保膝领域的领军者,科室持续探索保膝新技术,如生物型单髁置换技术等,保膝手术量在华南地区位居首位。科室以纯中医为特色,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扩大服务范围,杨伟毅主任平均每两个月就带领弟子深入基层,多维度服务基层患者。同时,对于乡村重病患者,优先安排在广东省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完善基层诊疗与康复体系,切实提升基层群众住院服务水平。

在公益方面,作为国家保膝联盟学术活动后的首场家乡义诊活动,本次公益行动推动了广东省中医院优质中医资源向村寨下沉,服务基层。未来,广东省中医院还将开展系列公益义诊活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基层中医药产业发展,持续为潮汕父老乡亲提供高品质中医诊疗服务。

杨伟毅主任一心为基层患者解除病痛,几乎全年无休,忙于患者诊疗。上埔58岁的贫困户林先生与杨伟毅相识已10年,二人无话不谈。当年林先生患双侧膝关节滑膜炎合并骨刺,无法行走,其老伴因残疾只能蹲着走路。杨伟毅了解情况后,为林先生免费治疗数月,通过针灸、拔罐治愈了他的疾病。如今,林先生不仅行走自如,还能外出做力工补贴家用,而杨伟毅主任分文未收治疗费用,林先生送来锦旗表达感激。村寨的石大娘独自抚养女儿,家庭贫困,患有高血压且右半身行动不便。杨伟毅主任每次下乡都会主动上门,为她免费针灸并送口服药,几个月后,老人也能自如行走。

杨伟毅主任无偿义诊的患者多达几万余人,“医者仁心”的家训深深融入他心中,使其执着坚守。自2005年深入基层以来,他已在潮汕市各社区、乡村开展了1168场义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