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原创 巴政府发出威胁,130枚核弹待命,印度一个“动作”将触发

据参考消息报道,印度军方说,印军士兵与巴基斯坦军队连续第四晚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但巴方暂未回应此说法。同日,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表示,邻国印度的“军事入侵”迫在眉睫,巴基斯坦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自印控克什米尔地区22日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枪击事件,印度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后,印巴两国关系随即紧张起来。巴基斯坦铁道部长哈尼夫·阿巴西警告印度时再次提到了该国的核力量,“巴基斯坦的130枚核武器不是摆设(模型),而是直接针对印度的强大威慑力量。”哈尼夫警告印度称,“你们(印度)停止我们的供水,我们就停止你们的呼吸。”

这样的警告显然吓不住莫迪。一来是因为两个国家,都是核武大国,除非要掀桌子,不然核武就是一柄双刃剑,只会遭致对方更强势的反击。二来是冲突总体上是可控的,用核弹威胁更像是无计可施的嘴硬。既然130枚核弹吓不住印军,那么在常规冲突中,巴基斯坦部队就要严防死守,不仅要提防在阿拉伯海上的印军会不会冲出所谓的“专属经济区”,去干涉巴方正常航道等,还要在空军方面死盯印军的一举一动。

莫迪(资料图)

印巴关系的敏感点,一直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这个山水如画的地方,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已经引发三场冲突。近日,印控克什米尔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在没有明确证据的背景下,印度果断把矛头对准巴基斯坦,称其是此次恐袭背后的“支持者”。随后印度对巴基斯坦发起了单方面“报复”,宣布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的执行;关闭印巴唯一的陆路口岸阿塔里,驱逐巴方驻印度外交机构的军事顾问,并缩减驻印外交人员。

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持续数十年,水资源分配、领土争议与恐怖主义指控相互交织,成为南亚稳定的“火药桶”,阿富汗局势动荡与跨境恐怖网络的联动,使巴西北部始终难以摆脱安全阴影。巴基斯坦的危机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恐怖主义与地缘博弈的双重作用下,南亚的和平始终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