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千万粉丝的他,有了新身份!
“猪直肠脱出了,快点过来”
“我家牛有点腹泻你啥时候来呀?”
清晨五点多
哈尔滨巴彦县龙庙镇的乡间小道上
一辆沾满泥点的轻客车
碾着晨露出发了
驾驶座上坐着的
是今年51岁的龙兽医
1
谁是龙殿俊?
龙殿俊,姓龙、属虎
常用网名“龙腾虎跃(龙兽医)”
人称龙兽医
从1995年技校毕业算起
到今年
龙殿俊做兽医不长不短正好三十年
“一天见效、两天见好、三天痊愈。”
在巴彦县
一些村民喜欢称呼龙殿俊一声“神医”
“扯犊子”“龙一针”
在当地
龙兽医的绝活儿家喻户晓
龙兽医曾算过
自己一年大概要“掏3000次牛屁股”
有时是掏牛粪
有时是给牛治病
修牛蹄、洗牛胃、剥胎衣……
从小鸡仔到老黄牛
都难不倒他
“我喜欢下屯子给动物看病
每次到外地参加活动
心里都放心不下这些动物
就想赶紧回来”
龙殿俊说
2023年
龙殿俊在儿子龙宣庆的镜头下走红
一时间“全网催更”
粉丝直呼“根本看不够”
这也让更多城市中的人
看见了东北乡村兽医的出诊日常
2
家里动物生病
大家都找龙兽医
“牛的肠胃有点问题
昨天他给输液后今天就好多了”
给牛量体温、听诊
追着牛跑、打针、输液
在龙庙镇冬青村村民高臣家里
龙兽医的一番操作
让他竖起了大拇指
高臣说
附近的养殖户家里动物生病
都找龙兽医
龙兽医正在给牛输液。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 摄
“牛的血管和家里用的筷子差不多粗”
“牛的鼻子如果湿湿的有汗
大概率是生病了,干的就没事”
“给牛输液很快,几分钟就输完了”
提起为动物治病
平时寡言的龙殿俊如数家珍
龙殿俊说
刚开始做兽医时他也扎不到位
如今,早已能飞针了
乡村兽医辛苦
起早贪黑更是常态
龙殿俊却说自己感到特别充实
“一头牛卖一万多
一头猪两三千块
这可能是老人的养老钱
也可能是孩子的学费”
3
动物牵过来不方便
他就上门服务
为了方便出诊
龙殿俊买了一辆轻客车
有人曾问他
一个人为啥搞个这么大个车?
随后,就在后备箱里找到了答案
龙兽医的后备箱里
药品、医疗设备装得满满登登
俨然一个移动的兽医诊所
“让养殖户把动物牵过来不方便
我就提供上门服务”
通常出诊前
龙殿俊会在心里先规划路线
把相近的几户放在一起看
就诊当然要挂号
大夫的手里
自然也有一个挂号单
龙兽医一个人
又当大夫,又当护士
自己就是一个兽医诊所
冬天出诊最怕下大雪
一次龙殿俊开车出诊
积雪有一尺多厚
他拿起铁锨
自己清了二里地的雪
他说
很多村民岁数大了
还是他去出诊比较方便
“一头牛有一千多斤重,也不老实
老百姓牵不了
可能还要打车增加负担”
有人问龙殿俊
当兽医
为啥没给自己买一个白大褂穿
他笑着说
“以前穿,穿上就总感觉比较特殊
上人家去,穿白大褂
感觉这一家人家更严重了似的”
“去年大年三十
一家人在城里吃着年夜饭
有养殖户打电话来让我爸接生
他二话不说就开车走了”
儿子龙宣庆说
父亲几乎没有陪家人
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4
救的
是一家人的希望
“有的养殖户家里确实困难
我也不着急要
等他们有钱了会给我的”
不知不觉
村民多年来欠他的账
累计达到了六七十万元
对于欠账
龙殿俊不大往心里去
欠款户有需要
一个电话打来
他依然驱车前往
他说
欠的钱可以慢慢要
但是动物生病了
可是等不得的事情
是啊,一位医术精湛的兽医
有时救的不仅仅是一个生灵
而是一家人的收入
甚至一家人的希望
5
治愈动物,也治愈自己
在龙兽医的朋友圈里
有自己拍摄的工作日常
有深夜出诊时即兴写下的诗句
还有观察养殖户生活的生动白描
仿佛呼应着他的社交媒体账号的简介
“治愈动物,也治愈自己,互相循环”
“夜色朦胧树相伴,出诊继续无杂念
乡间小路地平线,日行数里连轴转”
“养牛户起得早,鸡不叫忙铡草”
这些“带着体温”的内容
记录着一位乡村兽医
对这片土地最本真的热爱
再次见到龙殿俊
他已是一名市级劳模
记者本想请劳模吃个饭
他却冲记者摆了摆手
说自己下午就得回去了
他说
乡亲们离不开他
而他也离不开乡亲们
像龙殿俊这样的乡村兽医
还有许多
他们或许不曾有过惊天动地的壮举
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
守护着动物的健康
和养殖户增产增收的希望
平凡却伟大!
向乡村兽医们,致敬!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综合
记者:张启明、戴锦镕、王大禹
综编:肇蕾